大臭黄荆
《中华本草》:大臭黄荆
拼音注音
Dà Chòu Huánɡ Jīnɡ
别名
斑鸠叶、臭黄荆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近头状豆腐柴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ubcapitata Reh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秋后挖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近头状豆腐柴,灌木,高1-2m。枝条上具明显的皮孔,嫩枝上有黄白色平展绒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4-1cm,有平展柔毛。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8.5cm,宽1.5-4.8m,边缘除先端与基部外,多少有锯齿,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截形或圆形,表面暗黄绿色,有柔毛及黄色腺点,背面有毡状毛和腺点。聚伞花序在小枝顶端紧缩成头状,长0.6-2.5cm,宽1-3.5cm;花序梗圆柱形,长0.5-2cm;苞片小,线形或狭披针形,长0.5-1cm;花萼杯状;花冠黄绿色或绿白色,4裂成二唇形,上唇全缘,下唇3裂,喉部密生:圈长柔毛;雄蕊4,稍伸出花冠外。核果暗黑色,卵形,长3-4mm,宽2-3mm。花、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m的山坡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痢疾;痈肿疮毒;瘰疬;痛经;疝气;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皂角
- 大散血
- 大花细辛
- 小草
- 小鱼眼草
- 大红袍
- 旋花根
- 新疆羌活
- 胡桃壳
- 大狼把草
- 大果榆
- 大白杜鹃
- 小金挖耳
- 大石枣
- 悬钩子
- 大花卫矛果
- 小黄泡
- 大毛红花
- 小野鸡尾
- 大百解薯
- 大蒜
- 席草
- 大昏头鸡
- 大种半边莲
- 大果卫矛
- 大毛桐子根
- 大蓑衣藤根
- 心叶忽布
- 旋复花
- 大理菊
- 小蕨鸡
- 心叶黄花仔
- 新塔花
- 小距紫堇
- 大红青菜
- 小朝天罐
- 大叶黄杨根
- 大二郎箭
- 小紫金牛
- 地绵绵
- 吊白叶
- 地苏木
- 小羊肚菜
- 大叶仙茅
- 大叶凤仙花
- 小白蜡条
- 大叶狼豆柴
- 大叶铁包金
- 小盘木
- 多花筋骨草
- 大发汗
- 大叶苣荬菜
- 地石榴花
- 大叶排草
- 多花野牡丹
- 洋地黄
- 多穗石柯叶
- 小构树叶
- 波斯菊
- 大头茶果
- 小花梾木
- 小茜草
- 大叶醉鱼草
- 地八角
- 大叶凤尾
- 地枫皮
- 小槐花
- 桐叶千金藤
- 小粉
- 小花酸藤子
- 小果金花茶叶
- 大叶白花灯笼
- 小扁豆
- 多鳞鳞毛蕨
- 小接筋草
- 小毛蓼
- 大叶熊巴掌
- 小狗脊
- 地五泡藤
- 小石仙桃
- 小羊桃
- 吊灯花
- 地柏叶
- 小红参
- 小苏苏棵花
- 小花清风藤根
- 地草果
- 防风
- 大叶白头翁
- 大叶蛇泡簕
- 小旋花
- 大叶拿身草
- 多齿蹄盖蕨
- 大叶楠
- 地涩涩
- 大叶马尾连
- 地黄瓜
- 大伸筋草
- 小接骨丹
- 多茎野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