鲱鱼
《中华本草》:鲱鱼
拼音注音
Fēi Yú
别名
青鱼、青条鱼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捞,捕捞后,去其鳞片、鳃、内脏,鲜用。
原形态
太平洋鲱,体侧扁,长25-35cm,冻中大,头顶有一浅凹,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侧上位,有脂眼睑,眼间隔浅凹。口小而斜,前颌骨小;上颌骨宽,长方形,并有辅上颌骨两块;下颌较上颌略长。下颌、犁骨及舌上均有细牙,上颌及颚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20+36,细长而扁。圆鳞中大,纵裂鳞52-54,无侧线,腹侧具弱棱鳞(25-28)+(12-13)。背鳍15-17,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臀鳍17-18,胸鳍17,低而短,不伸达腹鳍。腹鳍9。尾鳍深叉形。体背侧蓝黑色,侧上方微绿,两侧及腹部银白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食沲游生物,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区,一般于第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卵,山东产卵块在荣城、威海沿海,粘性卵,卵径1.3-1.6mm,怀卵量1万-2万粒。资源分布:分发布于渤海、黄海。
化学成分
精巢含精蛋白(protamine),脱氨核苷酸(deoxynucleotide),精氨酸(arginine)。[br]太平洋鲱还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二十一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等。
功能主治
补虚利尿。主肺结核;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苏木蓝
- 矮脚苦蒿
- 刺人参
- 香加皮
- 鸡爪参
- 百里香叶杜鹃
- 三七草
- 藤壶
- 黑鸫
- 索骨丹
- 饺剪藤
- 螃蟹甲
- 竹卷心
- 羚羊角
- 五龙根
- 鬼点灯
- 牛奶莓
- 茶条槭
- 骑马参
- 元宝槭
- 省沽油根
- 高山羊不吃
- 丁香根
- 青酒缸
- 黄蜀葵
- 牛鼻栓
- 透明草
- 地盘松球
- 荚蒾根
- 假耧斗菜
- 香胶木
- 阴阳枫
- 蓝猪耳
- 白粱米
- 白鲜皮
- 类梧桐
- 丰花草
- 鸡骨常山
- 杭州荠薴
- 跌破竻
- 毛蕨根
- 无患子中仁
- 雪下红
- 中国繁缕
- 甘土
- 霞天膏
- 墙草根
- 营实
- 仙人杖
- 大荃麻
- 白兰花叶
- 野兔骨
- 钩苞大丁草
- 过山风
- 辉葱
- 庵闾子
- 粪鬼伞
- 轻粉
- 滇常山花
- 硬枝黑锁梅
- 洋地黄
- 柱果木榄叶
- 牛心果
- 獭肝
- 贯众
- 茉莉花
- 大刺儿菜
- 建兰花
- 酸角
- 梓树
- 倒提壶
- 玫瑰花
- 血见愁
- 山莴笋
- 胆木
- 白粉蝶
- 临时救
- 鲟鱼
- 戟叶石韦
- 长叶实蕨
- 木达地黄
- 华南胡椒
- 酸不溜根
- 甘青雪莲花
- 醉鱼草
- 蒲桃种子
- 黍根
- 苦楝菌
- 辽东栎皮
- 黄锁梅根
- 滇山茶
- 野梨枝叶
- 杧果核
- 阿尔泰瑞香
- 狗牙花
- 苏铁果
- 入地蜈蚣
- 香石藤
- 砂仁壳
- 山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