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子常山
《中华本草》:矮子常山
拼音注音
ǎi Zi Chánɡ Shān
别名
木质山海螺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小叶石梓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melina delauayana P.Dop[G.montana W.W.Smit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小叶石梓,无刺小灌木,植株高0.3-2m。小枝纤细,圆柱形,深褐色,被疏柔毛,后脱落,有疏生小皮孔。单叶对生;叶柄长0.3-1cm;叶片近圆状阔卵形或菱形,长1.5-2.5cm,宽1.2-2.2cm或更小,基部略斜,楔形或钝,全缘或中下部具1-2浅粗齿,先端钝尖。表面无毛,背面密被银白色腺点。圆锥花序顶生,少花,花大,长3-4cm,花梗短,近先端具2披针形小苞片;萼钟状,长约1cm。暗紫色,萼齿5,不规则三角形至卵圆形,长5-7mm,被细小腺点,萼齿及萼筒疏生黑色盘状腺体1-8个;花冠淡紫色,初被腺毛和黄色腺点,后脱落,漏斗状,先端二唇裂,上唇全缘或二浅裂,下唇中裂片长大,近翼状。内面黄色,雄蕊4,二强,长雄蕊略伸出花冠外。核果倒卵形,长10-16mm,外果皮肉质,干时呈黑色,有碗状增大的宿粤。花期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1700m的石灰岩丛林下、灌丛中或干燥荒坡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行气;消积,截疟。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久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麻腊干
- 刺海松
- 倒爪草
- 蝌蚪
- 玉柏
- 矮脚龙胆
- 对叶百部
- 阿尔太多榔菊
- 中间骨牌蕨
- 张公鱼
- 水茄冬叶
- 柏子仁
- 梨树根
- 水红木根
- 蚌粉
- 滇南鸟足兰
- 野芫荽
- 蓝茶
- 金丝猴
- 苦艾
- 金星草
- 霜红藤
- 大花素馨花
- 龙眼叶
- 碱地马蔺
- 地棠花
- 鸡心七
- 蟹
- 软水黄连
- 向日葵根
- 黄桷根
- 野柿花
- 羊肚菜
- 蓬莱草
- 地刷子
- 鳖甲
- 滇常山花
- 金牛七
- 罗汉果
- 鹿髓
- 小罗伞
- 三爪金龙
- 小红人
- 细梗胡枝子
- 大苞芹
- 铁鞭草
- 蜈蚣七
- 圆叶娃儿藤
- 血当归
- 紫云菜
- 黑心解
- 蜀羊泉
- 棕叶芦
- 山螃蟹
- 荞麦叶
- 甘蓝
- 白药
- 九节莲
- 紫石英
- 槐白皮
- 过岗龙
- 海岛苎麻叶
- 山莴笋
- 红毛五加皮
- 空心木
- 冬青子
- 石蒜
- 水豆瓣
- 黄花夹竹桃
- 大驳骨
- 厚朴果
- 打箭菊
- 八目鳗
- 小扁草
- 婆罗门皂荚
- 胡荽
- 大叶花椒
- 白桂
- 桉叶
- 大将军
- 高山栲
- 泡花子
- 刺楸
- 狗骨节
- 鹅臎
- 密穗砖子苗
- 斑鸠菊
- 骆驼蹄瓣
- 柞木根
- 白金果榄
- 白山蓼
- 猩猩木
- 蛇根草
- 石参
- 四大天王
- 七里香
- 鲎尾
- 肉爬皂
- 滑石
- 蜂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