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散血草
《中华本草》:牛耳散血草
拼音注音
Niú ěr Sàn Xuè Cǎo
别名
散血草、歇壁蝴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扭果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eptocarpus clarkeanus (Hemsl.) Hilliard et B. L. Burtt [Boeaclarkeana Hems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扭果苣苔 无茎多年生草本,高7-14cm。根茎粗短,密生纤维状须根。叶基生;叶柄长0.5-6cm,密被短伏毛;叶片革质。卵形或宽卵形,有时近圆形,长2-7.5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截形、心工宽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具短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花葶2-4条,高7-14cm,密被短糙伏毛;聚伞花序,有花2-10朵;苞片卵形,长约7mm;小苞片线形,微小;花萼钟形,长约5mm,5浅裂,裂片近相等,三角形;花冠白色或粉红色,钟状筒形,长约2.4cm,外面被疏毛,冠桅稍偏斜,5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能育雄蕊2,内藏,花药相连;子房细长,被短毛。蒴果线形,长约3.8cm,螺旋状扭曲,变无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000m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青;或研末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丝莲
- 芦竹箨
- 云母
- 南酸枣
- 陈火腿骨
- 粉背蕨
- 留师蜜
- 大细辛
- 白芥
- 紫花地丁
- 白芷叶
- 假蓝靛
- 密陀僧
- 龙牙楤木叶
- 唐古特青兰
- 剪红纱花
- 马牙半支
- 穿山甲
- 大叶桉果
- 石花菜
- 蕨萁
- 北鹤虱
- 孜然
- 矩圆石韦
- 过腰蛇
- 霞天曲
- 人指甲
- 肉半边莲
- 云南莲座蕨
- 水朝阳花
- 岩筋菜
- 红楠
- 锅粑
- 柱果木榄叶
- 如意草
- 斑楮头红
- 苔水花
- 人血七
- 榕树叶
- 荛花根
- 红茄苳
- 人参果
- 揉白叶
- 软水黄连
- 猪胰
- 热痱草
- 绒仙人球
- 香茹
- 大透骨草
- 顺地红
- 乳白香青
- 蕤核
- 老虎耳根
- 角翅卫矛果
- 人中黄
- 荷蒂
- 麝香
- 赤链蛇
- 秦岭耧斗菜
- 兜兰
- 润鳞鳞毛蕨
- 姜露
- 金针菜
- 浙贝母
- 海红
- 吊山桃
- 百花锦蛇
- 小罗伞
- 山芹
- 狗狗秧
- 狼肉
- 大花剪秋罗
- 七叶仔
- 刺黄芩
- 大黄
- 凤尾搜山虎
- 狗筋蔓
- 峨三七
- 五指茄
- 柳白皮
- 蛇胆
- 凤凰衣
- 排骨灵
- 落葵
- 金荞麦茎叶
- 野木鱼
- 老鸦柿
- 瓦松
- 西伯利亚蓼
- 冷水丹
- 骆驼脂
- 芜菁子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九节风
- 血榧
- 白花菜
- 抽筋草
- 野木耳菜
- 乌木屑
- 凤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