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卫矛
《中华本草》:常春卫矛
拼音注音
Chánɡ Chūn Wèi Máo
英文名
Hedera Spindle-tree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常春卫矛的根、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hederaceus Champ.ex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或剥皮晒干。
原形态
常春卫矛 攀援灌木,小枝有气根。叶对生;叶柄长5-10mm;叶薄革质,卵形或稍窄,长3-7cm。聚伞花序短而腋生,有3-7花;花白绿色,直径约1cm,4数,花盘肥厚,花丝明显。蒴果少数,腋生,带紫色,圆形,直径约8mm。种子有红色假种皮。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及山坡上。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微苦;微温
归经
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调经。主肾虚腰痛;久泻;风湿痹痛;有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慈竹气笋
- 豉汁
- 粗叶卷柏
- 臭常山
- 茶子心
- 彩斑桑勒草
- 春花木
- 称星蛇
- 粗毛蹄盖蕨
- 粗黄草
- 茶子饼
- 草灵芝
- 草石蚕
- 柽柳
- 簇生卷耳
- 粗糙凤尾蕨
- 翅柄铁线蕨
- 臭梧桐根
- 臭苜蓿根
- 臭茉莉
- 峨眉紫金牛
- 驴打滚草
- 出山虎
- 黄荆
- 草龙根
- 粗茎罗锅底
- 草本威灵仙
- 臭威灵
- 臭藿香
- 茺蔚子
- 草独活
- 柴胡叶链荚豆
- 粗榧根
- 臭节草根
- 草苁蓉
- 藏菌陈
- 臭灵丹
- 臭节草
- 臭黄荆子
- 金花菜
- 芋
- 青海鸢尾子
- 大臭黄荆
- 鳖脂
- 白果
- 红芋
- 海南虎皮楠
- 山乌桕叶
- 白蓝翠雀花
- 打破碗花花
- 大乌爪金龙
- 狭眼凤尾蕨
- 美人蕉根
- 美味牛肝
- 绿萼梅
- 大树甘草
- 釜脐墨
- 裕民贝母
- 烂泥蒿
- 臭李子
- 天王七叶
- 西藏野花椒
- 狸尾草
- 丁香罗勒
- 倒挂牛
- 棕叶七
- 儿茶
- 蜈蚣七
- 香蕉
- 牛皮草
- 蜀葵花
- 野辣烟
- 软骨藻
- 苔菜
- 苜蓿根
- 戟叶瓦韦
- 木蜡树根
- 牛毛草
- 盘石龟
- 秋木瓜
- 牛巴嘴
- 水茴香
- 银朱
- 石吊兰
- 蝇子草
- 海萝
- 车前草
- 紫花苣苔
- 瓜蒌皮
- 青钱柳叶
- 酸梅簕
- 地朝阳
- 鲎尾
- 虎胆
- 刺花椒
- 扁蒲扇
- 狐心
- 麝香草
- 鸢胆
- 柠檬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