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苁蓉
《中华本草》:草苁蓉
拼音注音
Cǎo Cōnɡ Rónɡ
别名
金笋、地精、肉松蓉、苁蓉、不老草
英文名
Herb of Russian Boschniakia
出处
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草苁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schniakia 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Fedtsch. [Orobanche 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Boschniakia glabra C. A. Met.]采收和储藏:5-8月采收,晒干或晾干后切段。
原形态
草苁蓉 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35cm。全株近无毛。根状茎横走,圆柱状,通常有2-3条直立的茎,茎不分枝,粗壮,中部直径1.5-2cm,基部增粗。叶密集生于茎近基部,向上渐稀疏,三角形或宽卵状三角形,长、宽各为6-8(-10)mm。穗状花序,圆柱形,长7-22cm,直径1.5-2.5cm;苞片1枚,宽卵形或近圆形;花梗长1-2mm或几无梗;花萼杯状,长5-7mm,先端不整齐地3-5齿裂;花冠宽钟状,暗紫色或暗紫红色,筒膨大成囊状,上唇直立,近盔状,下唇极短,3裂,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雄蕊4,稍伸出于花冠之外,花药卵形,药隔较宽;心皮2;子房近球形,花柱长5-7mm,柱头2浅裂。蒴果近球形,长8-10mm,直径6-8mm,2瓣开裂。种子小,椭圆形,多数。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1800m的山坡、林下低温处及河边,常寄生于桤木属(Alnus)植物的根上。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8-表脱氧马钱子甙酸(8-epideoxyloganic acid)[1],草苁蓉苯丙烯醇甙(rossicaside)B、C、D、[2,3],草苁蓉苯丙烯醇甙A,草苁蓉甙(boschnaside),草苁蓉醛甙(boschnaloside),松脂酚-β-D-吡喃葡萄糖甙(pinoresinol-β-D-glucopyranoside)[3],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对-香豆酸甲酯(methyl p-coumar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3-表齐墩果酸(3-epioleanolic acid)[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吡喃鼠李糖基-(1→3)-D-(4-O-咖啡酰基)吡喃葡萄糖(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3)-D-(4-O-caffeoyl)-glucopyranose)[3], C9、C10、C11萜内酯(C9、C10、C11terpene lactones)[4]。[br]地上部分含草苁蓉醛碱(boschniakine)和草苁蓉内酯(boschnialactone)[5]。[br]根茎含甘露醇(mannitol),生物碱(alkaloides)[6]。
性味
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
补肾壮阳;润肠通便;止血。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冷痛;小梗遗沥;尿血;宫冷不孕;带下;崩漏;肠燥便移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
各家论述
1.《长白山药用植物调查》:滋阴补阳,止血。治膀胱炎,膀胱出血及肾脏出血。2.《吉林中草药》:补肾壮阳,润肠通便。治肾虚阳萎,腰膝冷痛,肠燥便秘,膀胱炎。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苁蓉
拼音注音
Cǎo Cōnɡ Rónɡ
别名
苁蓉
来源
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B. Fedtsch. et Flerov [B. glabra C. A. Mey.],以全草入药。春季采挖,晒干切段。
性味
甘、咸,温。
功能主治
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用于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2~6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草苁蓉
拼音注音
Cǎo Cōnɡ Rónɡ
出处
《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列当科植物草苁蓉的全草。
原形态
寄生草本,全体无毛。茎单一,直立。肥厚,高15~25厘米,直径1.5~2厘米,褐紫色。鳞片叶多数,三角状或卵状,先端锐尖。穗状花序长8~14厘米,直径2~2.5厘米;花萼平滑,杯状,有不整齐的5齿裂;花冠暗红紫色,筒部膨大成囊状,上唇稍凹头,下唇3裂;雄蕊4枚,2强,与柱头均挺出花冠筒外。朔果卵球状。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多寄生于桦本科赤杨属Alnus植物的根上。分布吉林、黑龙江。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草苁蓉醛和草苁蓉内酯。又含C9,C10和C11萜内酯。根茎含甘露醇、生物碱。
功能主治
补肾壮阳,润肠,止血。治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老年习惯性便秘,膀胱炎。
①《长白山药用植物调查》:"滋阴补阳,止血。治膀胱炎,膀胱出血及肾脏出血。"
②《吉林中草药》:"补肾壮阳,润肠通便。治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肠燥便秘,膀胱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复方
①治老年习惯性便秘:草苁蓉一两,大麻仁五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②治阳痿:草苁蓉一两。菖蒲四钱,菟丝子八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不孕症兼有强心功效:草苁蓉二两。白酒一斤,浸泡后服用。(《长白山药用植物调查》)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豉汁
- 草灵芝
- 草石蚕
- 草蚂蚱莲
- 藏茴香
- 草蜘蛛
- 莼菜
- 葱白
- 草威灵
- 草本三角枫
- 蝉翼藤
- 豉虫
- 草金杉
- 蚕茧草
- 茶花
- 草果
- 草香附
- 莼
- 草菇
- 草豆蔻
- 菜头肾
- 葱汁
- 蚕茧
- 蛏
- 蛏肉
- 草灵仙
- 草灵脂
- 豺皮
- 猴樟
- 刺柏
- 云南仙人掌
- 斯里兰卡肉桂
- 网脉山龙眼
- 黄背草根
- 腊雪
- 大乌爪金龙
- 腽肭脐
- 山苏子根
- 山野豌豆
- 野桂花
- 楤木白皮
- 山茶根
- 树舌
- 桑叶
- 结香花
- 香茹
- 粳米泔
- 杯苋
- 聚头蓟
- 海金沙根
- 山蒟
- 实葫芦
- 菊叶三七
- 桑芽茶
- 花被单
- 槐叶
- 甲鱼头
- 火绳树
- 茎花来江藤
- 花点草
- 闭鞘姜
- 撒发
- 江蓠
- 藤麻
- 术苗
- 松香
- 红升麻根
- 花杜仲藤
- 碱花
- 猪脂膏
- 半夏
- 博落回
- 山矾花
- 乳花
- 秃鹫
- 狗屎花
- 花叶假杜鹃
- 火赤链蛇
- 藤檀
- 田旋花
- 灰包
- 花楸
- 盘石龟
- 斑鸠占叶
- 师实
- 猪笼草
- 树花
- 山豆花
- 山鸢尾花
- 松寄生
- 松节
- 松萝
- 松蕈
- 树地瓜
- 树头发
- 松下兰
- 松叶防风叶
- 松叶防风花
- 松打七
- 松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