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椋子
《中华本草》:红椋子
拼音注音
Hónɡ Liánɡ Z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椋子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k [Cor- nus macrophylla Wal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3.5(-5)m。树皮红褐色或黑灰色;幼枝红色,略有四棱,被贴生短柔毛;老枝紫红色,有圆形黄褐色皮孔。冬芽顶生和腋生,狭圆锥形。叶对生;叶片细长,长0.7-1.8cm,淡红色;叶往纸质,卵状椭圆形,长4.5-9.3cm,宽1.8-4.8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有时两侧对称,边缘微波状,上面深绿色,有贴生短柔毛,下面灰绿以,微粗糙,密被白色贴生短柔毛及乳头状突起,沿叶脉有灰白色及浅褐色短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6-7对,弓形肉弯,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脉腋多少具有灰白色及浅褐色丛毛,细脉网状,在上面稍凹下,下面略显明。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微扁平,宽5-8cm,被浅褐色短柔毛;总花梗长3-4cm,被淡红褐色贴生短柔毛;花小,白色,直径6mm;雄蕊4,卵状至长圆状舌形,长2.5-4mm,宽1.1-1.6mm;雄蕊4,与花瓣互生,长4-6.5mm;伸出花外,花丝线殂,白色,无毛,花药2室,卵状长圆形,浅蓝色至灰白色,丁字形着生,长1-1。5mm;花盘垫状,无毛或略有小柔毛,边缘波状,厚约0.3-0.4mm,花柱圆柱形,长1.8-3mm,柱头盘状扁头形,稍宽于药柱,略有4浅裂,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0.8-1.2mm,宽0.7-1mm,密被灰色及浅褐色贴生短柔毛;花梗细圆柱形,长1-5mm,有浅褐色柔毛。核果近于球形,直径4mm,黑色,疏被贴生短柔毛;核骨质,扁球形,直径2.3mm,高2mm,有一明显的肋纹8条。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50-3700m的溪边或杂木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
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劳伤腰腿痛;肢体瘫痪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泡酒。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红毒茴
- 北风草
- 南蛇簕
- 寄居蟹
- 过山青
- 布朗耳蕨
- 岩豆
- 蒙莸
- 南天竹子
- 鲤鱼胆
- 天香炉
- 千叶独活
- 金莲花
- 乌龟
- 含羞草
- 海仙花
- 黄水茄
- 樟柳头
- 金匙叶草
- 黑大艽
- 赤麻鸭
- 木槿子
- 番石榴皮
- 红石耳
- 旱金莲
- 红粘谷子
- 紫背天葵草根
- 红扁藤
- 红树叶
- 红半边莲
- 红橡木子
- 剪刀股
- 乔木五加
- 云香草
- 水棘针
- 大苞寄生
- 葛根
- 浆水
- 撑篙竹
- 继木[檵木]
- 大树皮
- 凉伞盖珍珠
- 珍珠莲根
- 景天花
- 苦荞头
- 柳叶菜
- 老鸦柿
- 乌骨鸡
- 脉耳草
- 芒果核
- 软枣子
- 星毛蕨
- 火焰子
- 鄂豆根
- 复叶葡萄叶
- 藏茄
- 鸡根
- 大巢菜
- 赤瓟
- 鬼毛针
- 金线鱼
- 吹风藤
- 猪屎豆
- 紫金莲
- 篱天剑
- 大草乌
- 山莨菪
- 毒箭羊角拗
- 臭梧桐
- 黑腺珍珠菜
- 火殃簕
- 刺鸭脚木
- 白藤
- 水毛射
- 栗树根
- 大叶千里光
- 宽筋藤
- 鸱头
- 小酒瓶花
- 交剪草
- 茄子根
- 花蕊石
- 过山龙
- 蛤蜊
- 黑果
- 野靛青
- 鸡筋参
- 参条
- 碎骨仔树
- 钓樟根皮
- 土牛膝
- 小牛肋巴
- 金丝梅
- 地锦草
- 厚叶沿阶草
- 血桐
- 白车轴草
- 凹头苋
- 大将军
- 飞天蠄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