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尾
《中华本草》:狐狸尾
拼音注音
Hú Li Wěi
别名
龙狗尾、兔尾草、尾萼豆、大叶狸尾。
英文名
Herb of Haretail Uraria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狸尾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aria lagopodioides (L.) Desv.[Hedysarum lagopodioide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狸尾草 多年生草本。茎平卧或上升,长可达60cm。小叶1或3,互生;托叶卵状三角形,上部钻状;顶生小叶圆形或椭圆形,长2.5-6cm,宽1-3cm,先端圆,微凹,基部圆或心形,侧生小叶较小,上面略粗糙,下面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3-6cm,直径1.5-2cm;花多,呈稠密的圆柱形或长椭圆形,被丝毛和缘毛,花梗被白色长疏柔毛;长8-10mm,在花时脱落,苞片阔卵形;萼钟状,5齿,上部2齿三角形,较短,下部3齿延长呈刚毛状,被白色长柔毛;花冠蝶形,淡紫色,长约6mm,旗瓣倒卵形,基部渐狭,翼瓣与龙骨瓣粘贴;推蕊二体;对着旗瓣1枚分离;花柱线形,内弯。荚果小,包于宿存萼内,有l-2荚节,椭圆形,长约2.5mm,膨胀,无毛,黑褐色。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旷野、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形状
性状鉴别 全草多已切断,长20-30cm。茎圆柱形,直径2-4mm,表面灰褐色至灰绿色。小叶革质,圆形或椭圆形,长2.5-6cm,宽1-3cm,灰绿色,叶脉背面稍凸起,有黄棕色柔毛。技梢花序稠密,圆柱形或长椭圆形,花冠萎缩,多数脱落。荚果椭圆形,具1-2节荚,包于宿萼内,表面黑褐色,有光泽,具网状纹理,果皮薄而不裂,内含浅黄色种子1颗。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全草含六种黄酮,其中一种鉴定为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5-dihydroxy-7,4'-dimetoxyflavone)。
药理作用
茎、叶的热水提取物对已孕或未孕的大鼠子宫有收缩作用,对豚鼠、兔及人的子宫亦有此作用。对犬之血压、呼吸则无影响。如用石油醚、乙醇处理后之残渣,溶于水之部分对大鼠有避孕(抗着床)作用。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归经
肝;心;脾;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水通淋。主感冒;小儿肺炎;黄疸;腹痛泻;瘰疬;痈疮肿毒;毒蛇咬伤;砂淋尿血;妇女中劳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洗痔疮。2.《岭南采药录》:凡出癍疹及夹色,取茎叶服食。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狐狸尾
拼音注音
Hú Li Wěi
别名
狸尾豆(《广州植物志》)。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豆科植物兔尾草的全草。夏、秋采取。洗净,生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平卧或广展,长可达60厘米。叶单生或有小叶3枚;托叶卵状三角形,上部钻状;顶生小叶圆形或椭圆形,长2.5~6厘米,先端浑圆或钝而有小锐尖,侧生小叶较小,上面略粗糙,下面被小柔毛,总状花序顶生,呈稠密的圆柱形、卵形至矩圆形,长3~6厘米,厚1.5~2厘米,被毛;苞片阔卵形,长8~10毫米,密被丝毛;花柄短于萼,被疏长毛;萼长5~6毫米,上面2枚裂齿短,下面3枚裂齿延长,呈刚毛状,被疏长毛;花冠蝶形,淡紫色,长约6毫米,旗瓣阔,翼瓣与龙骨瓣粘贴;雄蕊2束,最上1枚分离;雌蕊1,花柱线形、内弯。荚果小,有1或2节荚;荚节椭圆形,长约2.5毫米,膨胀,黑褐色。花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旷野、草地。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
形状
干燥茎杖已切断,长约20~30厘米,粗约0.2~0.4厘米,灰褐色至灰绿色;叶片革质,灰绿色,叶脉背面稍突出,被黄棕色毛;枝梢花序稠密,花冠萎缩,多数脱落;荚果椭圆形,黑褐而光亮,有网状纹,皮薄、不开裂,内含浅黄色种子1枚。以干燥、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药理作用
茎、叶的热水提取物对已孕或未孕的大鼠子宫有收缩作用,对豚鼠、兔及人的子宫亦有此作用。对犬之血压、呼吸则无影响。如用石油醚、乙醇处理后之残渣,溶于水之部分对大鼠有避孕(抗着床)作用。
功能主治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洗痔疮。"
②《岭南采药录》:"凡出癍痧及夹色,取茎叶服食。"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红豆七
- 寻骨风
- 桂花枝
- 入地金牛
- 大苞寄生
- 水兰叶
- 蒜梗
- 霸王鞭
- 西南槐树
- 豨莶草
- 榆叶
- 虾蟆皮
- 钩钱草
- 单面针
- 乌木屑
- 堇宝莲叶
- 红三七
- 散血藤
- 虎头兰
- 鳖甲胶
- 长管蝙蝠草
- 长圆叶梾木枝叶
- 薜瓣
- 黄精叶钩吻
- 烟管蓟
- 毛刺果藤
- 麝香壳
- 草地黄芩
- 丁香蓼根
- 女贞子
- 柳穿鱼
- 锯齿草
- 芒萁
- 小叶莲
- 衣鱼
- 八角枫
- 红叶甘橿
- 大枣
- 红木耳
- 苏木蓝
- 升麻草
- 葱叶
- 黄花忍冬
- 阴阳枫
- 滇山茶
- 韭根
- 山玉兰
- 莺
- 小黄构
- 浙贝母
- 南天仙子
- 矮脚苦蒿
- 光叶密花豆
- 乌豆根
- 接骨树皮
- 紫芝
- 假辣蓼
- 海木
- 卷毛婆婆纳
- 头花猪屎豆
- 波罗蜜叶
- 獭肝
- 蛤蟆草
- 伞形梅笠草
- 驴肉
- 刺龙牙
- 猫油
- 楤木叶
- 倒触伞
- 山芭蕉子
- 丝瓜根
- 江蓠
- 绣线菊子
- 鮧鱼
- 红花木莲
- 珍珠
- 野牡丹子
- 白杨树
- 田葱
- 土蜂子
- 山梅花根皮
- 山萝花
- 老蜗生
- 醋
- 桑霜
- 白菊花根
- 菊苣
- 兔耳风
- 碎米蕨
- 大黄
- 笔罗子
- 野木瓜果
- 落花生油
- 罗裙带
- 毛蕨根
- 马蹄金
- 荡皮参
- 冬瓜皮
- 姜味草
- 黑鹅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