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通
《中华本草》:花木通
拼音注音
Huā Mù Tōnɡ
英文名
Stem of False tomentoseanther Clematis
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pseudopogonandra Finet et Gagnep.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
假须蕊铁线莲,木质藤本,长约1m。幼枝被柔毛。当年生枝基部有芽鳞,鳞片卵状三角形,长4-5mm,深棕色,外层鳞表面无毛,边缘有绢状柔毛,内层鳞片全被柔毛。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3-7cm,幼时被毛,后脱落无毛;小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窄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常有1-2对牙齿或3裂,幼时两面微被柔毛,后脱落无毛,小叶柄长0.3-1.2cm。两性花,单生叶腋,稀有2花束生,花梗长2.5-7cm,顶端微有毛,无苞片;萼片4,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3cm,宽6-10mm,淡紫红色或紫黑色,钟状,外面被稀疏柔毛或近无毛,内面被绒毛,边缘密被淡黄色绒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为萼片之半,花丝宽线形,长约1cm,宽1.5-2.5mm,上部及药隔背面被密毛,基部无毛,花药黄色;心皮多数,与雄蕊等长,被淡黄色绢状毛。瘦果狭卵形,被金黄色短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300m的溪边、山沟、疏林下或灌木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形状
性装鉴别 茎藤圆柱形,表面粗糙,棕褐色,节稍大,枝条基部可见深棕色鳞片,鳞片外层稍光滑,内层有绒毛,质硬,断面木部占大部分。气微,味苦。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下乳。主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证;久痢;口舌生疮;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花木通
拼音注音
Huā Mù Tōnɡ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
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少数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被稀疏短柔毛。花腋生;花被片4,花瓣状,白色。瘦果多数,有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西藏。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治水肿,膀胱炎,尿道炎,口舌生疮,久痢脱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嫁(虫戚)
- 莳萝子
- 巴戟天
- 树头发
- 朝鲜崖柏仁
- 小朴松实
- 疳积药
- 木通
- 东紫堇
- 白土茯苓
- 楼梯草
- 狗骨节
- 核桃青龙皮
- 姬蕨
- 薄叶黄芩
- 金榭榴
- 柳兰叶风毛菊
- 半边钱
- 山香草
- 跌打老
- 了哥王
- 金刚口摆
- 毛轴铁角蕨
- 柳白皮
- 桦革裥菌
- 排骨灵
- 吴茱萸根
- 朴树果
- 望江南子
- 楮树根
- 金银花露
- 秋海棠果
- 羊髓
- 茅栗
- 铁包金
- 石笔海胆
- 矮陀陀
- 柿漆
- 青箭杆草
- 南烛根
- 西瓜根叶
- 蝲蛄石
- 大花细辛
- 枇杷花
- 细叶香桂
- 太白参
- 绛梨木叶
- 小齿锥花
- 刺齿凤尾蕨
- 野猪肉
- 大薸
- 薏苡根
- 蓬子菜
- 土香榧
- 木天蓼子
- 茳芒
- 竹卷心
- 白毛鹿茸草
- 天泡子
- 地钱
- 帽辫七
- 浙皖粗筒苣苔
- 鸡骨柴
- 腐卑
- 蒲葵
- 栀子根
- 密叶天胡荽
- 索骨丹
- 复羽叶栾树
- 密纹薄芝
- 吊岩风
- 柳杉
- 八楞木
- 断线蕨
- 建兰根
- 刺楸
- 野拔子
- 太白贝母
- 野猪外肾
- 蘘草
- 小六月寒
- 亮叶冬青
- 野绿麻
- 吉林乌头
- 柯蒲木
- 苕叶细辛
- 苦苣苔
- 铁色箭
- 牛角瓜
- 茅草叶
- 田高粱
- 水田七
- 野胡萝卜根
- 花蚊虫
- 一颗血
- 酱瓜
- 朴树皮
- 臭梧桐根
- 红花杜鹃
- 云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