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通
《中华本草》:花木通
拼音注音
Huā Mù Tōnɡ
英文名
Stem of False tomentoseanther Clematis
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pseudopogonandra Finet et Gagnep.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
假须蕊铁线莲,木质藤本,长约1m。幼枝被柔毛。当年生枝基部有芽鳞,鳞片卵状三角形,长4-5mm,深棕色,外层鳞表面无毛,边缘有绢状柔毛,内层鳞片全被柔毛。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3-7cm,幼时被毛,后脱落无毛;小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窄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常有1-2对牙齿或3裂,幼时两面微被柔毛,后脱落无毛,小叶柄长0.3-1.2cm。两性花,单生叶腋,稀有2花束生,花梗长2.5-7cm,顶端微有毛,无苞片;萼片4,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3cm,宽6-10mm,淡紫红色或紫黑色,钟状,外面被稀疏柔毛或近无毛,内面被绒毛,边缘密被淡黄色绒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为萼片之半,花丝宽线形,长约1cm,宽1.5-2.5mm,上部及药隔背面被密毛,基部无毛,花药黄色;心皮多数,与雄蕊等长,被淡黄色绢状毛。瘦果狭卵形,被金黄色短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300m的溪边、山沟、疏林下或灌木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形状
性装鉴别 茎藤圆柱形,表面粗糙,棕褐色,节稍大,枝条基部可见深棕色鳞片,鳞片外层稍光滑,内层有绒毛,质硬,断面木部占大部分。气微,味苦。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下乳。主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淋证;久痢;口舌生疮;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花木通
拼音注音
Huā Mù Tōnɡ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
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少数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被稀疏短柔毛。花腋生;花被片4,花瓣状,白色。瘦果多数,有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西藏。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治水肿,膀胱炎,尿道炎,口舌生疮,久痢脱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党参
- 大理木香
- 光决明
- 大散血
- 大青草
- 丁香
- 百解马兜铃
- 狗枣猕猴桃
- 灯笼婆婆纳
- 丁榔皮
- 藁本
- 飞蛾树
- 大羽铁角蕨
- 葛菌
- 狗脚草根
- 百解藤
- 当归
- 野黄皮
- 大青盐
- 慈竹根
- 飞龙掌血
- 楮皮间白汁
- 椴叶独活
- 百两金叶
- 东北蛔蒿
- 白苏梗
- 对节叶根
- 鸢嘴
- 大鲵
- 狗牙贝
- 狗枣子
- 弹刀子菜
- 白贝
- 大还魂草
- 石斑鱼
- 百里香叶杜鹃
- 碧桃干
- 大独脚金
- 滴血根
- 太白花
- 花蜘蛛
- 东北红豆杉
- 白螺蛳壳
- 东菊
- 狗娃花
- 风轮菜
- 狗母鱼
- 定木香
- 葛藟汁
- 刚毛尖子木
- 虎掌南星
- 大山黧豆
- 大膜盖蕨
- 百步还阳丹
- 风湿木
- 大雪上一枝蒿
- 杜父鱼
- 光背杜鹃
- 光风轮菜
- 大麦秸
- 花叶竹芋
- 灯盏细辛
- 光亮密网蕨
- 刺叶苏铁
- 公鱼
- 白鸡屎藤
- 东当归
- 大头艾纳香
- 狗骨节
- 毒根斑鸠菊
- 东北桤木
- 冻绿刺
- 白脂麻
- 苏木蓝
- 关木通
- 榄仁树皮
- 木莲
- 獭肝
- 炮仗筒
- 蚕蜕
- 赤瓟根
- 苦菜花子
- 大过路黄
- 石楠
- 水百合
- 有柄石韦
- 柚花
- 峨眉香科
- 牛心果
- 天文草
- 茯神木
- 张公鱼
- 海狸香
- 风藤草根
- 栲栗叶
- 黄缅桂果
- 红花点地梅
- 麦门冬
- 粉菝葜
- 白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