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李子
《中华本草》:山李子
拼音注音
Shān Lǐ Zi
别名
刺黄柏、则热克
英文名
Root or bark of Turbestan Barberry
出处
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新疆农村、牧区用黑果小檗的果(山李子),治疗高血压。每用一两煎汤,加糖适量,内服。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黑小檗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heteropoda Schneid.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黑果小檗,落叶灌木,高1-2m。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嫩枝褐色,老枝灰色,刺单一或3分叉,长1-3cm,暗褐色。叶簇生,革质;叶片卵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7cm,宽2-5cm,先端钝圆形、基部渐狭,全缘或具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有不清晰的叶脉。总状花序稀疏,具3-9花;花黄色,直径8-12mm,花梗长5smm;苞片披针形;萼片宽卵形,淡红色;花瓣6,基部具2个圆形腺体;雄蕊6;子房筒状,花柱先端盘状,胚珠6,有短柄。浆果球形或广椭圆形,紫黑色,被一层灰粉。种子5-6颗,多皱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坡及灌木丛中,平原河滩地上也有生长。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
性味
苦;寒;无毒
归经
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降血压。主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毛叶木通
- 木芙蓉
- 黄缅桂果
- 熊油
- 鸡蛋果
- 宜昌荚蒾叶
- 车桑仔
- 大理菊
- 龙须眼子菜
- 天脚板果
- 补血薯
- 乌棒子
- 山慈姑
- 柳叶绣球菊
- 红豆七
- 凤尾搜山虎
- 大叶子
- 马陆
- 葛枣
- 小构树汁
- 野京豆
- 蝮蛇皮
- 山白果
- 乌口树
- 梧桐
- 齿瓣石豆兰
- 胡黄连
- 苦绳
- 乌榄树皮
- 大黄蜂子
- 桤木枝梢
- 篱栏网
- 石壁莲
- 川鄂山茱萸
- 红升丹
- 荜茇根
- 雀翘
- 回心草
- 含羞草
- 乌榄核
- 小九节铃
- 水马桑
- 酸水草
- 止泻木
- 梨
- 虎尾草
- 翡翠
- 倒生根
- 花叶九节木
- 角蒿
- 马钱子
- 莲状绢毛菊
- 细葛缕子
- 菵米
- 刀豆根
- 蛇王藤
- 红叶木姜子根
- 赤胫散
- 华千金藤
- 野黄麻
- 茴香虫
- 六道木
- 南鹤虱
- 鼠妇
- 马尾伸筋
- 化香树
- 三点金草
- 山白菊
- 丁锅树叶
- 绵萆薢
- 马蓼
- 赖草
- 海藻
- 胡枝子
- 大活
- 云南双盾木
- 丁香蓼
- 厚朴
- 蛎菜
- 地柏叶
- 水芹
- 慈姑花
- 巴山虎
- 老鼠耳
- 鳞瓦韦
- 树腰子
- 蚕豆壳
- 叉枝藻
- 丢了棒
- 大叶钩藤根
- 六蛾戏珠
- 刺人参
- 核桃青龙皮
- 白线薯
- 臭梧桐
- 假鹰爪根
- 狭叶垂头菊
- 小接筋草
- 尖耳贯众
- 单头紫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