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癀
《中华本草》:四念癀
拼音注音
Sì Niàn Huánɡ
别名
海绿、龙吐珠、九龙吐珠
出处
福建。
来源
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琉璃繁缕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gallis arvensis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0cm,稍淡绿白色。单叶对生;无柄,包茎;叶片卵圆形至狭卵形,长1-2.5cm,宽5-15mm,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浑圆,全缘,纸质。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cm,无苞;花萼裂片5枚,线状披针形,长4-6mm,锐尖;花冠辐状,长4-6mm,淡红色,裂片倒卵形,全缘或先端具啮蚀状小齿,具腺状小缘毛;雄蕊5,花丝有毛;子房上位,无毛,花柱丝状。蒴果球形,径约4mm。种子暗棕色,密生瘤状突起。花期3-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原野、田边、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茎具4棱,直径约1mm,表面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多破碎,展平后呈卵形或阔椭圆形,长0.3-1.0cm,宽2-6mm,全缘,上面棕黄色,下面黄绿色,无柄。花单生于叶腋;花萼常深裂达基部,裂片5,披针形或钻形,花冠淡红色,5深裂。气微,味酸、涩。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有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虫漆蜡酸(lacceric acid),丢香甙(rutin),海绿甙元(ana-galligenin),葡萄糖(glucose),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1]。还含海绿星甙(anagallisin)A、B、D、E[2]。根含皂甙及葡萄糖果糖甙[3],皂甙元为三萜化合物[4,5],其中有海绿灵(anagalline),经过氧化,可得海绿甙元酮(anagal-ligenone)B,再经过还原,可得海绿甙元(anagalligenin)B[6,7]。叶含甾醇(ster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7-燕麦甾烯醇(△7-avenasterol),二氢菠菜甾醇(dihydrospinasterol),β-谷甾醇,豆甾醇,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8]。[br]花含豆甾醇,β-谷甾醇,α-菠菜甾醇-3-葡萄糖甙(α-spinas-terol-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和芸香甙(rutin)[9]。种子中含有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顺二十碳-9-烯酸(gadoleic acid),非皂化部分含有多量,的链烷醇(alkanol)、豆甾醇和β-谷甾醇[10]。[br]该植物还含海绿甾甙(arvenin)Ⅰ、Ⅱ、Ⅲ 、Ⅳ[11,12],海绿甙(anagalloside)A、B、C和去葡萄糖海绿甙(deglucoanagalloside)A、B[13]。
药理作用
其提取物中仅有某些部分有抗真菌(Helminthosporiummaydis)作用。
性味
苦;酸;性温
毒性
对牲畜(羊)的毒性差异颇大,其原因不明。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解毒。主鹤膝风;阴证疮疡;毒蛇及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
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四念癀
拼音注音
Sì Niàn Huánɡ
别名
龙吐珠、九龙吐珠(福建)。
出处
福建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海绿的全草。
原形态
海绿,又名:琉璃繁缕。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0厘米,稍淡绿白色。单叶对生;卵形至狭披针形,长1~2.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浑圆,全缘,纸质,无柄,包茎。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厘米,无苞;萼裂5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锐尖;花冠通常青紫色,偶红色,直径1~1.3厘米,裂片5,倒卵圆形,展开,往往微有缘毛;雄蕊5,花丝有毛;子房上位,无毛,花柱丝状。蒴果球形,径约4毫米。种子暗棕色,密生瘤状突起。花期3~5月。
生境分布
生于原野、田边、湿地。分布我国东南部。
性味
味酸涩,无毒。(福建)
功能主治
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念癀
拼音注音
Sì Niàn Huánɡ
别名
龙吐珠、琉璃繁缕
来源
报春花科四念癀Anagallis arvensis L. var. coerulea (Schreb.)Gren. et God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福建、台湾及华南沿海。
性味
苦、酸,温。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化腐生肌。用于鹤膝风;外用治疮疡,阴症。
用法用量
鲜草1两,青壳鸭蛋1枚,酒水各半炖服。外用全草捣烂外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合香
- 红马蹄乌
- 山铁树
- 山香
- 杉蔓石松
- 红寒药
- 红水芋
- 山苦草
- 山莴苣
- 山蟹
- 水白蜡树皮
- 搜山黄
- 灰毛婆婆纳
- 杉寄生
- 柿霜
- 树扁竹
- 河豚
- 红毛毡
- 海萝
- 黄唇鱼鳞
- 虎掌南星
- 黄山鳞毛蕨根
- 山五味子叶
- 黄唇鱼肝
- 黄山鳞毛蕨
- 三对叶丹参
- 黄山五叶参
- 花蜘蛛
- 山五味子根
- 双籽棕
- 黄水枝
- 山峰西番莲
- 黄水芋草
- 山吴萸
- 山螃蟹
- 山韭菜
- 山黑柳
- 红对节子
- 槐花
- 红梗草根
- 桫拉木
- 梭子蟹
- 山荔枝果
- 山莨菪
- 水牛尾
- 山鸡腿
- 山黄豆藤
- 山黄麻叶
- 柿漆
- 红扁藤
- 水枇杷叶
- 红花刺参
- 四方蒿
- 山柳菊
- 黄樟
- 双色龙胆
- 山五味子
- 黄唇鱼鳃
- 丝瓜皮
- 黄水芋
- 山柳
- 双股箭
- 花叶竹芋
- 丝瓜花
- 黄瑞木
- 千针万线草
- 皮袋香
- 楠木皮
- 跌打老
- 银粉背蕨
- 柔软石韦
- 天韭
- 野木鱼
- 红三七
- 单肾草
- 赤茯苓
- 山牛毛毡
- 栝楼皮
- 茄根
- 透茎冷水花
- 黍根
- 林问荆
- 穿地龙
- 东北桤木
- 桔梗
- 鸢脑髓
- 百灵草
- 天麻茎叶
- 蚶
- 小构树汁
- 猩猩木
- 荜茇根
- 血苋
- 亮叶冬青
- 倒爪草
- 槐胶
- 血水草
- 风花菜
- 衣鱼
- 糯稻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