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芋
《中华本草》:水芋
拼音注音
Shuǐ Yù
别名
水葫芦、水浮莲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芋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apalustrisL.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水芋,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匍匐,圆柱形,长可达50cm,粗l-2cm,节上具多数细长的纤维状根。鳞叶被针形,长约10cm,渐尖。成熟茎上叶柄圆柱形,长12-24cm,下部具鞘;鞘长7-8cm,上部1/2以上与叶柄分离而成鳞片状;叶片长6-14cm,宽几与长相等,侧脉纤细,全部至近边缘向上孤曲。花序柄长15-30cm,粗0.8-1.2cm;佛焰苞外面绿色,内面白色,长4-6cm,宽3-3.5cm,具长约Icm的尖头,果期宿存而不增大;肉穗花序长1.5-3cm,开花期粗约Icm,花密,顶端常具不育雄花;花两性,无花被;雄蕊6,花丝短,药室椭圆形,对生,盾状着生,侧向纵裂;子房短卵圆形,l室,柱头无柄。果序近球形,浆果头状圆锥形;种子多数倒生,圆柱状长圆形。花期6-7月,果期8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潮湿气候。忌干旱、耐涝。宜选择低洼地或水田栽培。[br]栽培技术:用种芋繁殖法。春季播种,在施基肥水田中,灌水5cm左右深,按行株距(60-80)cm ×(50-40)cm将种芋栽入土中。[br]田间管理:移栽成活后,将田水放干晒田,以利提高土温,促进生长。生长期中耕除草,施肥2-3次。平时保持水位5cm左右,高温季节可将水位加深到10-15cm,中耕除草或采收时可排干田水。[br]病虫害防治:参见“芋头”条。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m以下,常于草甸、沼泽等浅水域成片生长。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
水芋中含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学成分。
功能主治
法风利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痛;水肿;瘭疽;骨髓炎;毒蛇咬伤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叶火草
- 狗蚁草
- 苏铁果
- 华鹅耳枥
- 铜绿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白木
- 铜锣七
- 石茶
- 线叶蓟
- 铜苋菜
- 菠萝皮
- 墙草根
- 粟奴
- 樱桃核
- 刺鸭脚木
- 桦叶荚蒾
- 牡荆
- 猕猴桃藤中汁
- 栗毛球
- 海芋
- 臭菘叶
- 狐头
- 鸡蛋果
- 蝴蝶花
- 小贯众
- 扇叶人字果
- 柳白皮
- 花生衣
- 刺梨
- 牛耳枫子
- 野芭蕉
- 红孩儿
- 大青草
- 蝙蝠葛根
- 冬里麻根
- 狗蹄
- 漆树根
- 紫金沙
- 土牡蛎
- 石首鱼
- 木香花
- 马尾伸筋
- 黄秦艽
- 鸡爪槭
- 桃耳七
- 鹅肠草
- 点地梅
- 乌桕木根皮
- 鸽粪
- 剪刀股
- 金刚刺
- 迎春花叶
- 五爪龙
- 玳玳花
- 博落回
- 一支箭
- 红榔木
- 紫堇花
- 带刺马鞭
- 水鳖蕨
- 菜豆树
- 吴茱萸
- 薄叶卷柏
- 金鸡尾
- 苦碟子
- 老鼠耳
- 药用倒提壶
- 米油
- 柃木
- 雀翘
- 水蓑衣
- 篱天剑
- 蛇含石
- 全毛悬钩子
- 巴山虎
- 葶苈子
- 莲雾根
- 黄蜀葵叶
- 尼泊尔鸢尾子
- 黄麻子
- 冬瓜皮
- 雷公连
- 东北红豆杉
- 象牙
- 野前胡
- 密穗砖子苗
- 霹水草
- 冷水丹
- 山牛蒡
- 林背子
- 西施舌
- 毛鬼头伞
- 紫青藤根
- 山豆花
- 华南实蕨
- 郁金香
- 花斑叶
- 茅膏菜根
- 小五彩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