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炸
《全国中草药汇编》:八月炸
拼音注音
Bá Yuè Zhà
别名
预知子、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腊瓜
来源
本品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australis (Diels) Rehd. 和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的果实,其根亦可入药。秋采果实及根,晒干备用。
原形态
1.白木通:落叶或半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米。枝条灰褐色或灰色,有条纹,皮孔明显。三出复叶3-7枚,簇生短枝端,叶柄细长,有条纹;小叶3片,革质,卵形或卵状长方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先端圆,中央凹入,基部圆形、宽楔形或稍心形,全缘或略呈浅波状,上面略具光泽,下面淡粉白色。春夏开紫红色花,单性同株,总装花序长达13厘米,总梗细长;雌花生于花序下部,有1-3朵;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有20-30朵;雄花花被3,雄蕊6,花丝三角形,中央有退化雄蕊3或4;雌花较大,有退化雄蕊6,无花丝,有雄蕊3-6,离生,子房长方状圆筒形,稍弯曲,上位,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果熟时木化,蓇葖肉质,浆果状,长圆筒形,长约8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紫色,果皮厚,果肉多汁,白色,8-9月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呈扁椭圆形,红棕色,长5-6毫米,有光泽。
生于溪边、山间、林缘或灌木丛中。广布于长江流域地区,西南至云南,北至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2.三叶木通:形态与上种相近,但小叶较薄,边缘浅裂或呈波状。
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省。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三叶木通煎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
甘、温。
炮制
洗净,晒干备用。
功能主治
疏肝,补肾,止痛。主治:胃痛,疝痛,睾丸肿痛,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2-5钱。
复方
子宫脱垂:八月炸果实(鲜)半斤(或鲜根1斤),升麻3钱,益母草2两,棕树根半斤,炖母鸡1只,去药渣,服汤食肉。分数次服。服药期间应卧床休息一周。
备注
[b]五叶木通[/b] 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的果实亦作八月炸用,功效大致相同。本品果实含糖类。茎含木通甙(akebin)水解得木通甙元(akebigenin,C[XB]30[/XB]H[XB]50[/XB]O[XB]4[/XB])及葡萄糖和鼠李糖。其木部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C[XB]30[/XB]H[XB]48[/XB]O[XB]3[/XB])、常春藤甙元(hederagenin,C[XB]30[/XB]H[XB]48[/XB]O[XB]4[/XB])以及无机盐等。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透骨香根
- 高山紫菀
- 香胶木根皮
- 风兰
- 香根芹
- 白苏子
- 白苣
- 麋肉
- 豆腐浆
- 隔山消
- 青黛
- 铁杆蒿
- 粉菝葜
- 鳜鱼
- 向日葵
- 豆瓣香
- 太白贝母
- 三块瓦
- 黄颡鱼涎
- 天蓝苜蓿
- 中华补血草
- 石梓
- 雪莲花
- 大铁扫把
- 牛心茄子
- 白花蛇
- 白牛胆
- 独花兰
- 野茄树
- 毛桤
- 漏斗瓶蕨
- 川谷根
- 水麻根
- 羊胰
- 味牛膝
- 南烛
- 构树
- 百药煎
- 兴安升麻
- 水蛇
- 黄缅桂果
- 黄瓜霜
- 石豆瓣
- 石栗
- 霸王根
- 四方盒子草
- 小过江龙
- 杧果钉
- 海蕴
- 鸡腰果
- 春不见
- 蜣螂
- 天麻子
- 兔头骨
- 斑楮头红
- 松针
- 五爪龙
- 红皮云杉
- 黄连
- 小驴蹄草
- 乌饭树
- 毒鱼藤
- 石膏
- 托柄菝葜
- 毛桐
- 狗宝
- 茶油
- 黄鳝
- 土砂仁
- 兰花参
- 大叶子
- 耧斗菜
- 牡狗阴茎
- 白花铁线莲
- 刺盖草
- 黄鼬
- 香茅根
- 野苎麻
- 毛野丁香叶
- 红果参
- 刀豆根
- 羊不食
- 白背枫
- 鹈鹕嘴
- 鳍蓟
- 矩圆石韦
- 绿矾
- 凤尾铁角蕨
- 罗汉松
- 薜荔
- 海鹞鱼
- 鸭嘴癀
- 天荞麦根
- 干蟾
- 盾叶薯蓣
- 巴巴花
- 粗糠柴
- 钟花草
- 佩兰
- 寄生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