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子藤
《中华本草》:肾子藤
拼音注音
Shèn Zǐ Ténɡ
别名
粉绿藤、疟疾草(云南)。
英文名
valida Limaciopsis
出处
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肾子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aciopsis valida (Diels) H. S. Lo[Pachygone valida Diels]
原形态
肾子藤 木质藤本,长达10m。枝和叶柄均直线纹。叶柄通常比叶片短或有时近等长;叶片革质,阔卵形、卵圆形至近圆形,长8-20cm,宽5-12cm,先端急病尖,基部圆形,全缘而稍背卷,掌状脉5-7条,在两面凸起,小脉密网状。聚伞圆锥花序狭窄,腋生,花序轴有棱角和条纹;苞片狭披针形;雄花花梗纤细,有2个小苞片紧贴花萼;花瓣6,楔形,两侧内折成耳状,抱着花丝;雄蕊6;雌花的心皮3,柱头外折状伸展。核果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3-1.8cm,内果皮螺状状肾形,背部具网纹和3列不很明显的小横肋。花期4-6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石灰岩的疏林或灌丛中、土山的密林中或林缘。资源分布: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
性味
苦;寒
归经
心;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镇痛。主风湿痹痛;肢单板机;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祛风湿、活血镇痛的功能。用于风湿疼痛、手足麻木、腰肌劳损等。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肾蕨
- 石灰
- 石荠苎
- 舒筋草
- 深山不出头
- 木防己
- 蛇含石
- 石蜐
- 华青皮木
- 砂生槐
- 莎草蕨
- 石南实
- 挖耳草根
- 石芫茜
- 核子木
- 苏土藁本
- 舒戛千里光
- 瘦风轮
- 厚叶川木香
- 露蜂房
- 石莽草
- 华中五味子
- 赤翅蜂
- 阿魏侧耳
- 玉簪花
- 大狗尾草
- 大叶狼豆柴
- 大叶楠根
- 南山藤
- 拟囊果芹
- 扭子菜
- 东风草
- 百味叶
- 滇缅古柯
- 凤尾蕉叶
- 敦盛草
- 凤尾贯众
- 百合子
- 豆豉姜
- 淡菜
- 牛马藤
- 大铜钱菜
- 胆汁
- 大叶仙茅
- 菜头肾
- 牛奶菜
- 五气朝阳草
- 冬凌草
- 拟进里香
- 大麦醋糟
- 冬葵
- 杜松实
- 小叶地不容
- 松木皮
- 瓢瓜
- 牛靥
- 对节树根
- 午时花
- 独椒
- 大蕉皮
- 大五爪金龙
- 杜仲藤叶
- 独花兰
- 杜仲藤
- 滇海水仙花
- 薄雪火绒草
- 滇池海棠
- 滇竹根七
- 独叶一枝花
- 榧枝叶
- 鲨鱼肉
- 麝香壳
- 蜂糖罐
- 鹿肾
- 蜀葵叶薯蓣
- 赛北紫堇
- 人面子叶
- 番石榴树皮
- 福参叶
- 耐冬果
- 鼠牙半支
- 牛奶树
- 酸枣根
- 翻白叶
- 肾精子
- 方蟹
- 马鞭草
- 牛奶莓
- 蛇菰
- 番木瓜叶
- 福参
- 法罗海
- 牛角腮
- 蛇胆草
- 枫树
- 牛耳枫
- 牛角藓
- 牛鼻栓
- 硇砂
- 鸟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