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香
《中华本草》:一柱香
拼音注音
Yí Zhù Xiānɡ
别名
新草耳
英文名
All grass of Capituligrerae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otis ingrata (wall.) Hook. F.[Neanotis yngrata(Wall.ex Hook .f,)W.H.Lewi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采全草,除尽泥土、杂物,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木,高达1m。茎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直立或下部卧地。叶对生;叶柄短;托叶下部近三角形,连合,着生于两叶柄之间,边缘具细绒毛;叶片薄纸质,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约1.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短柔毛。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和分枝均有狭翅状棱角;花白色,无梗或有短梗;花萼4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长约5mm,冠管稍宽,内生柔毛;雄蕊4,花药露出花冠外;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稍侧扁,宽约2mm。种子小而多数,平凸,有小疣点。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林下荫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性味
味辛;性凉
归经
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肝泻火。主无名肿毒;目赤红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
1.治眼红肿:一柱香一两,煎水熏患眼。[br]2.治无名肿毒:一柱香适量,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柱香
拼音注音
Yí Zhù Xiānɡ
来源
茜草科一柱香Hedyotis capituligera Hance [Oldenlandia capituligera (Hance)O. Ktunz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贵州。
性味
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散郁。
急性结膜炎:煎水熏。
无名肿毒:捣绒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一柱香
拼音注音
Yí Zhù Xiānɡ
别名
臭假耳草(《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
草木,高20~40厘米。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4厘米,宽约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托叶连合,着生于两叶柄之间,卵圆形,边缘具细毛绒。2歧聚伞花序顶生;小花梗长约5毫米;花白色,长约3.5毫米;萼片4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合生,4裂,内生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上;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蒴果,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
性味
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
清热散郁。
复方
①治眼红肿:一柱香一两,煎水熏患眼。(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无名肿毒:一柱香适量,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鸭胆
- 雉
- 露兜竻蔃
- 榆拟层孔菌
- 鸭脚木叶
- 紫草
- 假菠萝
- 蘘荷花
- 白朱砂莲
- 斑唇马先蒿
- 拦路虎
- 三白草根
- 锦葵
- 阔叶石韦
- 鲎尾
- 雀头血
- 黄花紫堇
- 芝麻菜
- 青棉花藤叶
- 杠香藤
- 粗梗黄堇
- 藤槐
- 类梧桐
- 盐酸树
- 胡桐泪
- 菠菜
- 打破碗花花
- 牛奶树子
- 龙牙楤木叶
- 白果根
- 黄筒花
- 栾华
- 假酸浆
- 将军树
- 火棘
- 狗狗秧
- 黄荆叶
- 大叶子
- 石链子
- 地沙
- 乌贼鱼腹中墨
- 木本胡枝子叶
- 扁豆
- 萝芙木
- 喜马拉雅紫茉莉
- 黑壳楠
- 黄芫花
- 跌打草
- 鳖甲
- 黄背草
- 白鱼
- 一枝黄花
- 轮叶景天
- 紫堇花
- 尖齿耳蕨
- 白榄根
- 杉叶藻
- 白乳菇
- 公鱼
- 柳叶
- 竹节参
- 贵州花椒
- 鼻烟
- 乌药子
- 水杨梅
- 画眉草
- 离根香
- 乌木屑
- 土丹参
- 三尖杉根
- 土马鬃
- 红树果
- 一匹草
- 鸡爪簕
- 岗柃
- 紫竹根
- 红橡木子
- 八角莲
- 蓝叶藤
- 竹精
- 鸭脚茶
- 苦瓜子
- 戟叶瓦韦
- 单叶血盆草
- 蕨萁
- 薯莨
- 落地生根
- 青麸杨根
- 五瓣寄生
- 棣棠花
- 柿
- 仔榄树
- 天韭
- 小叶买麻藤
- 菟丝草
- 一柱香
- 树头菜根
- 灰钉
- 白草根
- 海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