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头血
《中华本草》:雀头血
拼音注音
Què Tóu Xuè
英文名
Sparrow head blood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陶弘景:人患黄昏间目无所见,谓之雀盲,其(雀)头血疗之。
来源
药材基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头部的血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er montan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随用随捕,捕杀时,取头部的血,鲜用。
原形态
麻雀,小型鸟类。体长约12cm。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耳羽和颈侧白色,耳羽后部具有黑色斑块。上体砂褐色,翕和两肩密布黑色粗纹,并缀以棕褐色。两翅的小覆羽纯栗色,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白端,大覆羽更具棕褐色外缘;小翼羽、初级覆羽及全部飞羽均为黑褐色,各羽具有狭细的淡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除第1枚外,其余羽基和近羽端两处,形稍扩大,成2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缘纹较宽,棕色也较浓。尾暗褐色,羽缘较淡。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彩,两胁转为淡黄色,尾下覆羽较胁羽更淡。脚和趾均为黄褐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于有人类活动的地方。资源分布:分布遍布全国。
性味
咸;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明目。主雀盲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点眼。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雀头血
拼音注音
Què Tóu Xuè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头部的血液。
功能主治
《别录》:"主雀盲。"
用法用量
外用:点眼,每日二次。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八爪金龙
- 明胶
- 锥栗
- 喜树果
- 蠮螉
- 鸡肝散
- 升登
- 落葵
- 千层楼
- 十大功劳根
- 白花鬼针草
- 竹叶兰
- 竹卷心
- 狗肝
- 獾油
- 短穗兔耳草
- 红叶藤
- 接骨草
- 硼砂
- 螳螂
- 白刺
- 箭叶蓼
- 梨果榕
- 鳖肉
- 过岗龙
- 川滇桤木
- 川谷根
- 野芝麻花
- 石刁柏
- 绵萆薢
- 黄花小二仙草
- 蛇接骨
- 天麻茎叶
- 止血扇菇
- 枫香树根
- 红地榆
- 屎咕咕
- 九龙藤
- 酸水草
- 鳕鱼鳔
- 麻柳树根
- 雀舌草
- 大麻药
- 川牛膝
- 野菰
- 鱼脑石
- 丁香蓼
- 荚蒾子
- 白鹤藤
- 芫花
- 矮人陀
- 岩檀香
- 赤胫散
- 常春藤
- 两指剑
- 笔罗子
- 酒糟
- 祁州一枝蒿
- 刺梨根
- 凉伞盖珍珠
- 狼油
- 血参
- 扭筋草
- 大狼毒
- 朱顶红
- 马尾伸筋
- 曼陀罗子
- 松下兰
- 台湾榕
- 山白菊
- 尖顶地星
- 碎米柴
- 斩龙草
- 景天三七根
- 昏鸡头
- 一匹草
- 三点金草
- 长春花
- 天竺黄
- 赛繁缕
- 鼠妇
- 异叶米口袋
- 山芝麻
- 螳螂跌打
- 水柏枝
- 海柳
- 荚蒾
- 松萝
- 狗肾
- 红毛草
- 吹风藤
- 龙须草
- 簕竹
- 荩草
- 裂叶秋海棠
- 亮叶桦
- 鲨鱼心
- 岗梅
- 琉璃枝
- 蛇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