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草
《中华本草》:透明草
拼音注音
Tòu Mínɡ Cǎo
别名
玻璃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小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microphylla(L.)Liebm.[Parietaria microphyl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0cm以下。茎直立纤细或披散,多分枝,绿色或微紫。叶2列,对生,其相对的1枚较小;叶柄长1-3mm;叶片倒卵形,长4-6mm,宽2-3mm,先端钝,基部楔形,上面沿中脉疏被粗毛或无毛,钟乳体横向排列整齐,长线形,分布均匀,下面在中脉上被柔毛或无毛,全缘;中脉明显,网脉下面明显。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短而密,雄花序在下部,雄花被片4,先端有小尖头;雄蕊4,花药近圆形,当药开时,摇荡之,则雄蕊散出如雾之花粉;雌花被3,通常与子房等长;子房卵状长椭圆形。瘦果卵形,扁压,有尖头。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湿墙上或村舍旁。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产南美洲热带。
性味
淡;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痈疮肿痛;丹毒;无名肿毒;烧伤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全草,捣敷;或绞汁涂。内服:煎汤,5-15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明草
别名
小叶冷水花
来源
荨麻科透明草Pilea microphylla (L.) Lieb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淡、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痈疮肿痛,无名肿毒:鲜全草捣烂,调红糖少许,外敷。
烧烫伤:鲜全草捣烂,绞汁外涂。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胎生铁角蕨
- 九子不离母
- 硬叶吊兰
- 鹤骨
- 四季春
- 芡实根
- 郁金香
- 鸡爪花
- 象肉
- 西南鹅掌柴
- 竹柏
- 金刚藤
- 七角枫
- 星状风毛菊
- 长瓣马铃苣苔
- 栲栗果壳
- 金钗石斛
- 青羊参
- 单鞭
- 对叶四块瓦
- 广枣
- 胡椒
- 杨梅根
- 狐心
- 云防风
- 天鹅毛
- 菜板
- 叶上珠根
- 鸡肫草
- 肾经草
- 金鸡尾巴草根
- 小红花
- 大过山龙
- 钩苞大丁草
- 马蔺子
- 麻布七
- 马边绣球
- 镰形棘豆
- 白珠树
- 野鸦椿
- 麦角
- 旋花根
- 甘青铁线莲
- 马蛋果
- 西施舌
- 地瓜子
- 马蹄叶
- 马甲子叶
- 鸭儿芹果
- 马牙贯众
- 马缨花
- 马蹄荷
- 小五彩苏
- 马蹄根
- 乌苏里瓦韦
- 马蓼
- 麻根
- 马鞍藤根
- 透明草
- 蜜蜡
- 大叶菜
- 卵叶鳞始蕨
- 九香虫
- 寒莓
- 麻鱼胆
- 马绊草
- 龙利叶
- 漆姑草
- 马扫帚
- 蛇胆草
- 马蔺根
- 山楂根
- 高梁泡叶
- 牛腰子果
- 苦竹沥
- 朴树果
- 苜蓿
- 麻腊干
- 蚕茧
- 马蹬草
- 蒙花皮
- 吊干麻
- 虎肚
- 绵羊角
- 狗齿
- 麻叶绣球果
- 云南野砂仁
- 马蹄荷根
- 马铃根
- 奇蒿
- 寒莓叶
- 草牡丹
- 马肝
- 牛伴木
- 鮸鱼
- 硬飘拂草
- 麋骨
- 滴水珠
- 麋肉
- 菊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