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草
《中华本草》:透明草
拼音注音
Tòu Mínɡ Cǎo
别名
玻璃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小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microphylla(L.)Liebm.[Parietaria microphyl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0cm以下。茎直立纤细或披散,多分枝,绿色或微紫。叶2列,对生,其相对的1枚较小;叶柄长1-3mm;叶片倒卵形,长4-6mm,宽2-3mm,先端钝,基部楔形,上面沿中脉疏被粗毛或无毛,钟乳体横向排列整齐,长线形,分布均匀,下面在中脉上被柔毛或无毛,全缘;中脉明显,网脉下面明显。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短而密,雄花序在下部,雄花被片4,先端有小尖头;雄蕊4,花药近圆形,当药开时,摇荡之,则雄蕊散出如雾之花粉;雌花被3,通常与子房等长;子房卵状长椭圆形。瘦果卵形,扁压,有尖头。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湿墙上或村舍旁。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产南美洲热带。
性味
淡;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痈疮肿痛;丹毒;无名肿毒;烧伤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全草,捣敷;或绞汁涂。内服:煎汤,5-15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明草
别名
小叶冷水花
来源
荨麻科透明草Pilea microphylla (L.) Lieb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淡、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痈疮肿痛,无名肿毒:鲜全草捣烂,调红糖少许,外敷。
烧烫伤:鲜全草捣烂,绞汁外涂。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刺人参
- 盘石龟
- 打箭菊
- 树腰子
- 草果药
- 赤地榆
- 银粉背蕨
- 红鬼笔
- 玉蜀黍
- 重叶莲
- 豌豆七根
- 仙鹤草
- 风藤草
- 小茅香
- 麦撇花藤
- 一颗血
- 蟋蟀
- 八节毛
- 单根木
- 地牯牛
- 急性子
- 黑草
- 铜线草
- 马骝卵
- 芭蕉叶
- 石青菜
- 苦马豆
- 铧尖草
- 铁草鞋
- 山矾
- 异木患
- 扛板归
- 杜仲藤
- 山羊肝
- 豆腐泔水
- 刺猬皮
- 高粱根
- 刘寄奴
- 土半夏
- 假苦瓜
- 竹林消
- 四大天王
- 喜树皮
- 丝瓜花
- 苦草
- 箭叶蓼
- 粪箕笃
- 风化硝
- 疔毒草
- 满树星
- 鸡血七
- 地莓子
- 水团花根
- 山刺柏
- 圆叶母草
- 青鱼胆
- 太平莓
- 昆明山海棠
- 八月瓜
- 木槿根
- 人参条
- 草灵脂
- 风箱树花
- 栗毛球
- 獾骨
- 毛莲蒿
- 三消草
- 地蜂子
- 华萝藦
- 砂仁壳
- 干漆
- 八爪金龙
- 五爪龙
- 万寿菊
- 红帽顶
- 马比木
- 海芋
- 辣蓼草
- 香榧草
- 野冬菊
- 水晶兰
- 金牛七
- 黑豆衣
- 鸡卵草
- 浙贝母
- 梭子蟹
- 蝎子七
- 茄子根
- 合掌消
- 桤木
- 救必应
- 草本三角枫
- 蜣螂
- 三颗针
- 水黄花
- 锡叶藤
- 地龙
- 朝天罐
- 牛金子
- 石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