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草
《中华本草》:透明草
拼音注音
Tòu Mínɡ Cǎo
别名
玻璃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小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microphylla(L.)Liebm.[Parietaria microphyl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0cm以下。茎直立纤细或披散,多分枝,绿色或微紫。叶2列,对生,其相对的1枚较小;叶柄长1-3mm;叶片倒卵形,长4-6mm,宽2-3mm,先端钝,基部楔形,上面沿中脉疏被粗毛或无毛,钟乳体横向排列整齐,长线形,分布均匀,下面在中脉上被柔毛或无毛,全缘;中脉明显,网脉下面明显。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短而密,雄花序在下部,雄花被片4,先端有小尖头;雄蕊4,花药近圆形,当药开时,摇荡之,则雄蕊散出如雾之花粉;雌花被3,通常与子房等长;子房卵状长椭圆形。瘦果卵形,扁压,有尖头。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湿墙上或村舍旁。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原产南美洲热带。
性味
淡;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痈疮肿痛;丹毒;无名肿毒;烧伤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全草,捣敷;或绞汁涂。内服:煎汤,5-15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明草
别名
小叶冷水花
来源
荨麻科透明草Pilea microphylla (L.) Lieb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淡、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痈疮肿痛,无名肿毒:鲜全草捣烂,调红糖少许,外敷。
烧烫伤:鲜全草捣烂,绞汁外涂。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草木灰
- 假蒟根
- 异叶鳞始蕨
- 杧果
- 竹叶防风
- 崇澍蕨
- 九连灯
- 射尿拐
- 孔雀尾
- 苦良姜
- 云雾七
- 越王余筭
- 瓜蒌子
- 木香花
- 南牡蒿
- 车桑仔
- 金花树
- 车前草
- 阳雀花根
- 糯稻根
- 苦檀子
- 大香附子
- 麻鱼骨
- 南天竹子
- 草胡椒
- 斑竹壳
- 毒鱼藤
- 大籽蒿
- 赤火绳
- 红孩儿
- 赤小豆芽
- 鼍肉
- 箭杆杨
- 膀胱七
- 假香附
- 粗榧根
- 复生草
- 水黄
- 护心胆
- 胡桃叶
- 蜡瓣花
- 满山红油
- 咸酸蔃
- 柿寄生
- 牛蹄甲
- 杓儿菜
- 马槟榔
- 蛇根草
- 肉郎伞
- 无莿根
- 羊屎木
- 小叶莲
- 一叶萩
- 梳篦叶
- 云防风
- 猪肝
- 熊蕨根
- 紫芝
- 山苏木
- 鸡蛋七
- 小凤尾草
- 马尾伸筋
- 青通草
- 泡囊草根
- 慈竹气笋
- 迎山红
- 地桃花
- 姜黄草
- 田葱
- 芋儿七
- 鹰骨
- 翠雀花
- 贵州花椒
- 铁草鞋
- 蓼大青叶
- 莴苣
- 小巢菜
- 徐长卿
- 小功劳
- 厚皮香花
- 树地瓜
- 四川澄茄子
- 肝风草
- 岩椒
- 白芍
- 苦葵鸦葱
- 红山药
- 矮杨梅
- 梗通草
- 裂叶心翼果
- 锈钉子
- 牛耳枫子
- 吊白叶
- 黄瓜子
- 万年青叶
- 木芙蓉花
- 片鸡尾草
- 松萝
- 油桐子
- 白头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