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花
《中华本草》:苍耳花
拼音注音
Shēnɡ ěr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Siberian Cocklebur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苍耳工蒙古苍耳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 Xanthium mongolicum Kita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
1.苍耳 一年生草本,高20-90cm。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 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表,长4-9cm,宽5-10cm,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生,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表,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外列苞片小,内列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2室的硬体,外面有倒刺毛,顶有2圆锥状的尖端,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在总苞内,每室有1花,花柱线形,突出在总苞外。成熟具瘦果的总苞变墅坚硬,卵形或椭圆形,边同喙部长12-15mm,宽4-7mm,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喙长1.5-2.5mm;瘦果2,倒卵形,瘦果内含1颗种子。花花期7-8月,果期9-10月。2.蒙古苍耳 本种与苍耳的区别是:成离的具瘦果的总苞椭圆形,连喙长18-20mm,宽8-10mm,外面具较疏的总苞刺,总苞刺坚硬,刺长2-5.5mm(通常5mm),基部增粗。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2.生于干旱山坡或砂质荒地。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2.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痒。主白癞顽痒;白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主白癞顽痒。2.《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苍耳花
拼音注音
Cānɡ ěr Huā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
功能主治
①《纲目》:"主白癞顽痒。"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7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可爱花
- 华千金藤
- 辣椒茎
- 驴耳风毛菊
- 酪
- 可爱复叶耳蕨
- 鲢鱼
- 骡宝
- 船盔乌头
- 镰叶瘤足蕨
- 白萆薢
- 骆驼黄
- 骆驼脂
- 穿根藤
- 糙壳菱蟹
- 宽叶杜香
- 辣椒叶
- 白鸡屎藤
- 糙叶树
- 雷公连
- 白蓝翠雀花
- 雷蘑
- 宽尾石韦
- 白龙穿彩
- 百蕊草
- 粗糠柴
- 粗榧子
- 臭节草
- 苍山冷杉
- 露兜竻心
- 臭油果
- 白鱼尾果
- 白苏梗
- 白铃子
- 骆驼蹄草
- 苍术
- 宽叶荨麻
- 臭辣树
- 鲤鱼血
- 宽叶鼠曲草
- 白骨走马
- 量天尺
- 白苏子
- 白荷花露
- 翠雀花
- 辣根
- 东风草
- 茶子木花
- 雷五加叶
- 白藤
- 臭冷杉
- 白附子
- 驴乳
- 宽筋藤
- 臭柏
- 白补药
- 粗叶卷柏
- 臭黄荆根
- 驴肉
- 鬣羚骨
- 苍白秤钩风
- 臭藤子
- 辽东栎
- 全蝎
- 白首乌
- 墨汁鬼伞
- 辣椒
- 翠羽草
- 零陵香
- 茶子心
- 卡密
- 臭牡丹根
- 百日草
- 百部
- 臭草
- 鳞叶藓
- 铃兰
- 白辣蓼
- 镰片假毛蕨
- 白蘑
- 陆英果实
- 骆驼肉
- 白茅针
- 虎胆
- 白蔹
- 百尾笋
- 鳞花草
- 白苞筋骨草
- 零余子
- 白菖
- 脆蛇
- 脆骨风
- 驴阴茎
- 穿山龙
- 孔雀草
- 连香树
- 驴头
- 骆驼毛
- 昆明堵喇
- 粗叶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