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叶木
《中华本草》:粗叶木
拼音注音
Cū Yè Mù
别名
白果鸡屎树
英文名
Root of Chinese Lasianthus
出处
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sianthus chinensis Benth.采收和储藏:秋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6-10mm;托叶小,三角形,顶端芒尖,长约3m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18(-25)cm,宽2.5-6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下面被短绒毛。花3-5朵成束生于叶腋;花无柄;萼简钟形,长3-4mm,被绒毛,先端4裂,裂片卵形,下弯,边缘内卷;花冠白色或稍带蓝色,长约8mm,花冠简长约4mm,外被毛,先端5-6裂,裂片披针形,先端内折而厚;雄蕊及子房室数与花冠裂片同敷。核果球形,被柔毛,直径5-6mm,熟时蓝色。花期春、夏之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山谷溪畔或湿润疏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茎:含豆甾醇,β-谷甾醇及虎刺醛,白桦脂醇(betulin)。
性味
甘涩;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60-120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叶:民间治湿热黄疸。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海螺
- 山一笼鸡
- 槐根
- 路路通
- 火焰子
- 石鲫
- 山乌珠根
- 秫米
- 紫青藤根
- 宽叶荨麻
- 黄荆
- 梓菌
- 生姜皮
- 狗母鱼
- 丝瓜根
- 芦叶
- 白松塔
- 杜鹃花叶
- 瓦草
- 裂叶秋海棠
- 青麸杨根
- 宜梧叶
- 大叶菜
- 山慈菇叶
- 委陵菜
- 血人参
- 独椒
- 黑大豆叶
- 羊奶果
- 黄锁梅叶
- 猴接骨草
- 白贝
- 豆腐浆
- 大田基黄
- 钩苞大丁草
- 地浆
- 老鸦柿
- 岗梅
- 大羽藓
- 大臭黄荆
- 马骨节
- 黄根
- 韶子
- 波棱瓜
- 油桐子
- 鱼蓼
- 山梗菜
- 野梧桐
- 有瓜石斛
- 土茯苓
- 白云花根
- 单体蕊黄芪
- 量天尺花
- 蜜蜂子
- 球衣藻
- 铁破锣
- 朱砂莲
- 鹿筋
- 木绣球茎
- 卷耳
- 白花菜根
- 索骨丹
- 树火麻
- 矮子常山
- 狗宝
- 白沙蒿
- 大果巴戟
- 石上莲
- 莿(木冬)
- 白饭豆
- 野茄树
- 生漆
- 鸭脚木
- 乌蔹莓
- 矮杨梅果
- 珍珠风子
- 蔓荆子叶
- 笔筒草
- 象胆
- 铁灯兔耳风
- 密毛桃叶珊瑚叶
- 大石韦
- 大肺筋草
- 黄麻梗虫
- 八角茴香
- 水蓼根
- 野葱
- 獭子树
- 毛葡萄
- 角蒿
- 鹰爪花根
- 十大功劳根
- 棣棠花
- 铜锤草根
- 钻天杨
- 三叉苦
- 鬼灯笼
- 翻天红
- 白椴
- 臭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