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菰
《中华本草》:野菰
拼音注音
Yě Gū
别名
土灵芝草、蔗寄生、金锁匙、僧幔花、土地公拐、灌草菰、蛇箭草、白茅花、赤膊花、烧不死、烟管头草、黄寄生、蛇头子药、广寄生、苏花、杆母花、管精花、洒壶嘴、马口含珠、鸭肢板、烟斗花
英文名
Herb of Indian Aeginetia
出处
出自《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野菰的肉质茎、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inetia indic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野菰 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50)cm。茎黄褐色或紫红色,不分枝或自基部处有分枝。叶肉红色,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mm,宽3-4mm,光滑无毛。花常单生茎端,稍俯垂;花梗粗壮,长10-30(-40)cm,常具紫色条纹;花萼佛焰包状,一侧斜裂至基部,长2.5-4.5(-6.5)cm,紫红色、黄色或黄白色,具紫红色条纹;花冠近唇形,常与花萼同色,筒部宽,稍弯曲,长4-6cm,先端5浅裂,上唇裂片和下唇的侧裂片较短,近圆形,全缘,下唇中间裂片稍大;雄蕊4枚,内藏,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1.4-1.5cm处,长7-9mm,紫色,花药黄色成对粘合,仅一室发育,下成对粘合,仅一室发育,下方一对雄蕊的药隔基部延长成距,子房1室,侧膜胎座4个,柱头盾形。蒴果圆锥状或长卵球形,长约2-3cm,2瓣开裂。种子多数,细小,椭圆形,黄色。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生于海拔200-1800m的土层深厚、湿润及枯叶多的地方。常寄生于芒属(Miscanthus)和甘蔗属(Saccharum)等禾草类植物根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全株含野菰酸(aeginetic acid),野菰内酯(aeginetol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1],多烯酸E(polyene E),芹菜素(apigenin),β-谷甾基葡萄糖甙(β-sitosteryl glucoside),β-胡萝卜(β-carotene),视黄醇(retinol),3,7-二甲基-9-(4-甲氧基-2,3,6-三甲苯基)壬四烯酸乙醇(etretinate)[2],多烯酸(polyene) D、F[3]。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在接种有1×10-5meth A瘤细胞的BALB/Ca荷瘤小鼠,腹腔注射野菰提取物2.5mg/kg。结果证明,对照组小鼠均在21d内发生腹水瘤死亡。而野菰治疗组小鼠均无死亡,且未见任何副反应。野菰提取物治疗后的小鼠再次接种同抗原的meth A瘤细胞均能继续生存,而第2次接种异抗原meth A瘤细胞则全部死亡。这表明野菰提取物能诱导小鼠产生抗原特异性肿瘤免疫物。体外试验证明野菰提取物无细胞毒作用[1]。
性味
味苦;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咳嗽;小儿高热;尿路感染;骨髓炎;毒蛇咬伤;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漱口
复方
①治骨髓炎:野菰根或花捣烂外敷;或用甘草作引子,煎水内服。(《南京民间药草》)②治毒蛇咬伤: 野菰花一两,晒干,麝香一分,蜈蚣七条。同浸于麻油内,用时以麻油外搽。(《江西草药》)③治疔疮:野菰花,麻油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各家论述
1.《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全草,治咽喉肿痛。2.《杭州药植志》:全草治咳嗽。3. 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菰
拼音注音
Yě Gū
别名
烟管头草、僧帽花、蛇箭草、烧不死
来源
列当科野菰属植物野菰Aeginetia indica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
性味
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清热凉血。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浸麻油擦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野菰
拼音注音
Yě Gū
别名
土灵芝草(《南京民间药草》),金锁匙(《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僧帽花(《杭州药植志》),蛇箭草、白茅花、赤膊花、烧不死(《江西草药》),烟管头草(苏医《中草药手册》)。
出处
《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
为列当科植物野菰的全株。
原形态
野菰,又名:蔗寄生。
一年生寄生草本,高约15厘米,体内无叶绿素。总状花序,花轴甚短,由鳞状苞腋抽生花梗,顶端开花,单生侧向;小苞片缺如;萼片成鞘状,长2~3厘米,包围于花冠筒下部,先端尖;花冠筒长而内曲,淡紫红色,长3~5厘米,先端5裂外展;雄蕊4,2强,着生在花管筒下部,与裂片互生。背有1退化假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侧膜胎座,柱头大,呈皿状。蒴果卵球形,长1~1.5厘米,种子多数。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草地或较阴湿地。寄生于禾本科植物芒草、芦苇等的根上。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
《江西草药》:"性凉,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
治咽喉肿痛,尿路感染,骨髓炎,疔疮。
①《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全草,治咽喉肿痛。"
②《杭州药植志》:"全草治咳嗽。"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烂敷。
复方
①治骨髓炎:野菰根或花捣烂外敷;或用甘草作引子,煎水内服。(《南京民间药草》)
②治毒蛇咬伤:野菰花一两,晒干,麝香一分,蜈蚣七条。同浸于麻油内,用时以麻曲外搽。(《江西草药》)
③治疔疮:野菰花,麻油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蒙古马兰
- 红马蹄草
- 白花映山红
- 火殃簕
- 红毛叶马蹄香
- 蔓剪草
- 鲫鱼骨
- 红云草
- 小蜡树
- 黄麻梗虫
- 蚕沙
- 南天竹
- 锅粑
- 岗松根
- 蓖麻油
- 地茄子
- 瓢瓜
- 甘蔗滓
- 海柳
- 续断
- 芦子藤
- 苋菜
- 水八角莲
- 毛瓣绿绒蒿
- 铁杆地柏枝
- 清沙草
- 卷茎蓼
- 新疆芍药
- 牛喉咙
- 鲨鱼心
- 雨韭
- 鲨鱼油
- 甘青铁线莲
- 蛾药
- 大果巴戟
- 九爪龙
- 蛇果黄堇
- 鼠肾
- 何首乌叶
- 蒲葵根
- 旋复花
- 毛根杜仲
- 龙眼壳
- 紫金砂
- 狭头橐吾
- 石茶
- 金叶柃
- 石上藕
- 羊七莲
- 栗树根
- 地皮风
- 匙羹藤
- 四块瓦
- 葛根
- 灰包
- 香蓼
- 楸树
- 萍蓬草
- 砂茴香
- 莴苣
- 野苦荬菜
- 豹药藤
- 牛轭草
- 峨眉观音座莲
- 榛子花
- 香血藤
- 白马鬃铃花
- 芦莉草叶
- 石南实
- 芨芨草
- 红升丹
- 泡桐木皮
- 将军树
- 铃铃草
- 九香虫
- 鸢翅骨
- 金盏草根
- 赤瓟
- 黑顶卷柏
- 鸡掌七
- 鸱头
- 蓬子菜
- 牛藤
- 深山不出头
- 麂肉
- 石长生
- 石面枇杷
- 小谷精草
- 越王余筭
- 小红袍
- 诃子
- 白垩
- 赶风柴
- 骆驼肉
- 山高粱
- 芜菁花
- 天香炉
- 灯心草
- 峨参
- 黄香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