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脉山龙眼
《中华本草》:网脉山龙眼
拼音注音
Wǎnɡ Mài Shān Lónɡ Yǎn
别名
亮光子、苦锯子、仇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网脉山龙眼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reticulata W.T.Wang[H.reticulata W.T.Wang var.parvifolia W.T.Wang;H.cochinchinensis Lour.var.pseuderratica Sleum.]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枝,切段,晒干。夏、秋季采收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乔木或灌木,高3-10m。树皮灰色。叶互生;叶柄长0.5-3cm;叶片革质或近革质,长圆形,宽2-10cm,先端短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锯齿或细齿,中脉和侧脉在两面均隆起,网脉明显。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长7-15cm;花梗常双生,基部或下半部彼此贴生;苞片披针形;花被管长13-16mm,白色或淡黄色;雄蕊4,着生于花被片檐部,花药椭圆状;花盘4裂;子房无毛。坚果椭圆形,长1.5-1.8cm,先端具短尖,果皮黑色。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100m的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
止血。主跌打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干叶研末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及己
- 卤碱
- 蜘蛛果
- 米油
- 梭子蟹
- 草香附
- 艾纳香
- 冰片
- 自事口草
- 葫芦
- 远志
- 葎草花
- 干蕨鸡
- 蜂蜜树
- 黄鲴鱼
- 醉鱼草花
- 兴安毛连菜花
- 穿鱼藤
- 白刺
- 兔肝
- 山牵牛
- 苹婆
- 匙叶伽蓝菜
- 杉蔓石松
- 四方木皮
- 南烛
- 绿花耧斗菜
- 红芋
- 西南金刚藤
- 海南海金沙
- 鮧鱼
- 黄葵
- 小麦苗
- 黑穗石蕊
- 鯮鱼
- 猫儿屎
- 干檀香根
- 光素馨
- 黄花夹竹桃叶
- 水芙蓉
- 管仲
- 红毛叶马蹄香
- 坡参
- 青海鸢尾子
- 阴地蕨
- 花点草
- 莲须
- 大发表
- 金刚散
- 刺楸
- 红牛尾七
- 苎麻花
- 大管
- 团花
- 斯里兰卡肉桂
- 寒莓叶
- 兔毛蒿
- 鸡内金
- 紫金莲
- 黄桷叶
- 伞形梅笠草
- 苦芥
- 黄缅桂果
- 红皮云杉
- 凤眼兰
- 苏铁蕨
- 高梁泡叶
- 万年柏
- 石芥菜
- 挂金灯
- 鲫鱼胆
- 虾筏草
- 大青盐
- 庵闾
- 海狸香
- 裂蹄
- 龙须眼子菜
- 杜鹃兰
- 土连翘
- 仙环小皮伞
- 荚蒾子
- 阳遂足
- 十姊妹
- 四方麻
- 细叶桉叶
- 鸭儿芹
- 小狗脊
- 玫瑰茄
- 有柄石韦
- 金橘叶
- 逼血雷
- 石蕨
- 大枣
- 鸡脚草乌
- 翁波
- 白子菜
- 走马芹
- 大花威灵仙
- 黑汉条
- 杜仲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