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脉山龙眼
《中华本草》:网脉山龙眼
拼音注音
Wǎnɡ Mài Shān Lónɡ Yǎn
别名
亮光子、苦锯子、仇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网脉山龙眼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reticulata W.T.Wang[H.reticulata W.T.Wang var.parvifolia W.T.Wang;H.cochinchinensis Lour.var.pseuderratica Sleum.]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枝,切段,晒干。夏、秋季采收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乔木或灌木,高3-10m。树皮灰色。叶互生;叶柄长0.5-3cm;叶片革质或近革质,长圆形,宽2-10cm,先端短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锯齿或细齿,中脉和侧脉在两面均隆起,网脉明显。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长7-15cm;花梗常双生,基部或下半部彼此贴生;苞片披针形;花被管长13-16mm,白色或淡黄色;雄蕊4,着生于花被片檐部,花药椭圆状;花盘4裂;子房无毛。坚果椭圆形,长1.5-1.8cm,先端具短尖,果皮黑色。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100m的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
止血。主跌打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干叶研末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香橼根
- 桂皮
- 红穿破石
- 荛花根
- 枣树根
- 黑鸫
- 黄荆叶
- 匍伏堇
- 川楝子
- 石瓜子莲
- 土半夏
- 野扁豆
- 鸡脑
- 车前草
- 曼陀罗子
- 刺血红
- 车前状垂头菊
- 灵猫骨
- 海通
- 甘青铁线莲
- 午香草
- 单根木
- 细草
- 牛筋草
- 水蔓青
- 蜀羊泉
- 牛齿
- 荷莲豆菜
- 天泡子
- 粗叶卷柏
- 鳢鱼胆
- 紫红獐牙菜
- 山大黄(华北大黄)
- 露水草
- 柠条籽
- 栝楼皮
- 见血清
- 狗脚迹
- 橘红
- 芭蕉叶
- 钭叶榕
- 姊妹树
- 狗屎花
- 香青兰
- 定心散
- 蓖麻子
- 地柏叶
- 黄瓜子
- 地星
- 金箔
- 黑参
- 景天三七根
- 大麦醋糟
- 黄荆
- 鱼鳔
- 黄花稔
- 树茭瓜果
- 杏仁
- 泡花子
- 山丹
- 黑皮跌打
- 炮弹果
- 苍蝇草
- 藕粉
- 苞叶木
- 小果倒地铃
- 锡叶藤
- 蛏
- 黄鲴鱼
- 透骨香根
- 菅
- 檵花叶
- 绒毛粉背蕨
- 廉姜
- 紫薇皮
- 刺梨根
- 小伸筋草
- 醋糟
- 川滇桤木
- 鹳骨
- 黄花远志
- 合萌
- 东北桤木
- 狗筋蔓
- 刺苋菜
- 箭杆风
- 柃木
- 常春藤
- 牛皮草
- 桤木
- 降真香
- 蛇含石
- 红葱
- 蔓荆子
- 竹(鼠留)肉
- 罗汉松
- 威灵菊
- 石荠宁
- 算盘子
- 石风车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