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胆
《中华本草》:鳢鱼胆
拼音注音
Lǐ Yú Dǎn
别名
蠡鱼胆、乌鳢胆
英文名
Northern snakehead gallbladder
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胆囊。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胆囊,鲜用或阴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胆囊,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
乌鳢,体圆呈棒状。体长为头长的3.2-3.7倍;为体高的4.5-4.8倍。头略扁平,其背部有许多小感觉孔。吻长圆形。口裂大。两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有时还间杂大型牙齿。鳃裂大,鳃耙10-13。背鳍47-52,臀鳍31-33,侧线鳞60-61。尾鳍圆形。体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八字形排列的黑色条纹。头侧有两条纵行黑条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栖息于水草茂盛处沁底的水域,对水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一冬龄鱼体长可达25cm。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
味甘;甘;性寒
归经
肺;肝经
功能主治
泻火;解毒。主喉痹;目翳;砂眼;白秃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点眼,研末吹喉。内服:水调灌少许。
复方
治急喉闭,逡巡不救者:蠡鱼胆,腊月收,阴干为未,每服少许,点患处。病深则水调灌之。(《灵苑方》)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鳢鱼胆
拼音注音
Lǐ Yú Dǎn
出处
《日华子本草》
来源
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胆,腊月采取,阴干。
性味
苦甘,寒,
①《日华子本草》:"甘。"
②《纲目》:"甘,平。"
③《医林纂要》:"苦甘,寒。"
功能主治
泻火。治喉痹,目翳,白秃疮。
①《医林纂要》:"缓肝,平相火,专治喉痹。"
②《本草再新》:"凉心泻火,治耳聋目翳。"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白秃疮之涂布剂。"
复方
治急喉闭,逡巡不救者:蠡鱼胆,腊月收,阴干为末,每服少许,点患处,病深则水调灌之。(《灵苑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龙葵子
- 软蒺藜
- 茵陈
- 满山红油
- 大头狗
- 牛屎树
- 黄杨木
- 菱蒂
- 百药煎
- 香毛草
- 秤砣梨
- 山油柑叶
- 麝肉
- 四川木蓝
- 血余炭
- 小黄皮
- 秃叶红豆树
- 绒背蓟
- 白檀根
- 金钱参
- 光叶石楠
- 珍珠
- 绿豆叶
- 刺苋菜
- 白叶瓜馥木
- 钓樟枝叶
- 苦竹根
- 铅丹
- 鸡冠虫
- 篱笆竹
- 量天尺
- 鸡蛋壳
- 寒莓
- 风箱树
- 蟾酥
- 虎杖叶
- 长松
- 干漆
- 乌蔹莓
- 大夜关门根
- 千斤拔
- 红孩儿
- 蛤蜊粉
- 铁牛钻石
- 萆薢
- 玳瑁
- 地柏枝
- 猫眼睛
- 黄葛树
- 猪殃殃
- 姜叶
- 华千金藤
- 紫金龙
- 桦树液
- 散血莲
- 红石耳
- 回心草
- 常春藤
- 博落回
- 木半夏根
- 蜗牛
- 一柱香
- 章鱼
- 独一味
- 蛤蟆草
- 铜锤玉带草
- 屎咕咕
- 虎斑游蛇
- 梓白皮
- 地骷髅
- 胆星
- 南瓜瓤
- 螳螂
- 侧耳
- 见血清
- 颠茄草
- 鱼鳔
- 狗骨
- 水团花根
- 柳兰叶风毛菊
- 海风藤
- 兴安独活
- 七星鱼
- 变叶榕
- 滇池海棠
- 柏树果
- 牡荆沥
- 嫁(虫戚)
- 犀角
- 石决明
- 木本远志
- 鬼羽箭
- 椰根
- 山香
- 美丽鳞毛蕨
- 忍冬藤
- 狗心
- 洋草果
- 山五味子叶
- 山大黄(波叶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