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马尾参
《中华本草》:金雀马尾参
拼音注音
Jīn Què Mǎ Yǐ Shēn
别名
太子参
出处
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金雀马尾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opegia mairei(Levl.) H. Huber[Aristolochia mairei Lev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35cm。根肉质,丛生,细长,4-5条,长6-8cm。茎直立,细弱,上部有时缠绕于矮小植株上,无毛或其幼嫩部分有微毛。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3cm,宽0.8-1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叶面及叶柄具微柔毛,边缘略反卷。聚伞花序腋生,几无柄,有花1-3朵;花萼5裂,裂片狭披针形,内面有腺体,花冠紫色,筒状,长约3cm,花冠裂片5,先端连合,喉部略膨大;副花冠杯状,着生于合蕊柱上,2轮,外轮裂片三角形,内轮狭线形,先端略为膨大,比外轮长2倍;花药先端无附属体,花粉块斜卵形,每室1个,直立,内角有1个透明薄膜,花粉块柄平展,着粉腺菱形。蓇葖果披针形。种子顶端具白绢质种毛。花期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山地石罅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
辛;性微温
归经
肺;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杀虫。主癞疮;疥癣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和全草:治癞疮疥癣。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叶黄杨根
- 鹈鹕嘴
- 雕头
- 红牛尾七
- 蜘蛛网
- 大萼鹿角藤
- 金线鱼
- 打箭菊
- 鸬鹚(鸬鹚)
- 蛏肉
- 无花果叶
- 黄花铁线莲
- 榆叶
- 榆白皮
- 白花蛇
- 绿百合
- 七叶一把伞
- 鸡胆
- 玫瑰花
- 露兜竻蔃
- 关白附子
- 接骨木叶
- 金雀儿
- 桃耳七
- 大理菊
- 雷公藤
- 复叶披麻草根
- 托柄菝葜
- 大血藤
- 毛瓣绿绒蒿
- 珠儿参叶
- 椰子浆
- 刷把草
- 猴头菌
- 红木子
- 甘肃棘豆
- 鷩雉
- 大叶沿阶草
- 白梅花
- 大叶蛇泡簕
- 山茴芹
- 漏斗瓶蕨
- 莲须
- 蟾蜍
- 大木通
- 草问荆
- 珠兰根
- 剪夏萝
- 臭茉莉叶
- 五香藤
- 盘石龟
- 地丁
- 金橘
- 榠樝
- 八哥
- 猪肉
- 天竺黄
- 红毛草
- 黄麻根
- 落花生
- 小叶买麻藤
- 石上柏
- 益母草
- 三角风
- 樟柳头
- 圆叶锦葵
- 香橼叶
- 杜仲藤
- 蛇地钱
- 芒气笋子
- 鹅绒藤
- 冬里麻
- 腊雪
- 庵 (艹闾)子
- 鹊豆
- 接骨草
- 厚叶牛耳草
- 蓼大青叶
- 石韦
- 马牙七
- 车前子
- 石芥菜
- 冬瓜
- 大花卫矛果
- 青叶胆
- 柃木
- 散血藤
- 半边风
- 鬼臼叶
- 一点红
- 水飞蓟
- 算盘子
- 牛耳草
- 大黄草
- 盐麸叶
- 石楠
- 旋花
- 紫麻
- 一枝黄花
- 线叶金鸡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