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儿芹根
《中华本草》:鸭儿芹根
拼音注音
Yā ér Qín Gēn
英文名
Root of Japanese Cryptotaenia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去其茎叶,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无毛。主根短,侧根多数,细长。茎光滑,具叉状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5-20cm的叶柄,叶鞘边缘膜质;叶轮廓三角形至广卵形,长2-14cm,宽3-17cm。通常为3小叶,中间小叶片鞭状倒卵形,先端有短尖,基部楔形,两侧小叶片斜倒卵形至长卵形,近无柄,小叶片边缘均有不规则的尖锐重锯齿,有时2-3浅裂;最上部的叶近无柄;小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窄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复伞形花序呈疏松的圆锥状,花序梗不等长,总苞片及小总苞片均为1-3,线形或钻形,伞辐2-3;小伞形花序有花2-4,萼齿细小,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短,直立。分生果线状长圆形。长4-6mm,宽2-2.5,合生面略收缩,胚乳腹面近平直,每棱槽内有油管1-3,合生面油管4。花期4-5月,果期6-10月。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发表散寒;止咳化痰;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咳嗽;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研末。
复方
①治风寒感感冒:鸭儿芹根三钱,紫苏、铁筷子、陈皮各二钱。煨水服。②治寒咳:鸭儿芹根一两。煨水服。③治水呛咳嗽:鸭儿芹根五钱,水白菜三钱。煨水服。(①-③方均出《贵州草药》)④治跌打损伤,周身疼痛:鸭儿芹根一钱。研末,冷开水冲服。(《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咳化痰。治水呛咳嗽。2.《贵州草药》:发表散寒,温肺止咳。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鸭儿芹根
拼音注音
Yā ér Qín Gēn
出处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
性味
《贵州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
发表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感冒,水呛咳嗽,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咳化痰。治水呛咳嗽。"
②《贵州草药》:"发表散寒,温肺止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2~1两;或研末冲服。
复方
①治风寒感冒:鸭儿芹根三钱,紫苏、铁筷子陈皮各二钱。煨水服。
②治寒咳:鸭儿芹根一两。煨水服。
③治水呛咳嗽:鸭儿芹根五钱,水白菜三钱。煨水服。(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④治跌打损伤,周身疼痛:鸭儿芹根一钱。研末,冷开水冲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紫三角
- 白炭
- 旱芹
- 芙蓉花
- 鹰眼睛
- 皂柳
- 藤五加
- 紫萁
- 波缘楤木
- 蕤仁
- 蒲葵根
- 波棱瓜
- 翻天红
- 黑草
- 制草乌
- 朱砂
- 生瓜
- 通花根
- 脱力草
- 黑果
- 云南荚蒾根
- 九龙盘
- 白背三七茎叶
- 白苋
- 人指甲
- 冰片
- 巴豆油
- 指天椒
- 甜瓜
- 朱砂根叶
- 豆瓣绿
- 肉半边莲
- 苹果皮
- 祖师麻
- 翻背白草
- 秘鲁香胶
- 黑面叶
- 黑大豆叶
- 鼋胆
- 酸藤果
- 鮧鱼鳔
- 白花铁线莲
- 青礞石
- 壁钱
- 防风叶
- 半边藕
- 黑穗画眉草
- 青棉花藤根
- 黑风藤
- 青竹蛇
- 豆瓣还阳
- 腐巴
- 九节菖蒲
- 羖羊角
- 斑茅花
- 斑茅
- 紫油木
- 风气草
- 变蛋
- 黑红菇
- 蜂药
- 白石英
- 早谷藨
- 鳝鱼皮
- 盘羊角
- 扁果
- 棒棒草
- 紫石英
- 雨韭
- 腹水草
- 日中花
- 鸭皂树根
- 宜昌荚蒾叶
- 龟肉
- 疳积草
- 珠兰
- 青叶苎麻根
- 饴糖
- 斑蝥
- 刺楸茎
- 骑马参
- 雨久花
- 蛇迷草
- 竹柏
- 珍珠露水草
- 布渣叶
- 青榨槭
- 朱蕉花
- 柱果木榄果
- 黑龙串筋
- 铅粉
- 白花蛇
- 甘菊花露
- 蜀羊泉
- 檀香油
- 黑塔子根
- 泡桐树皮
- 栀子
- 石蛇
- 肉郎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