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儿芹根
《中华本草》:鸭儿芹根
拼音注音
Yā ér Qín Gēn
英文名
Root of Japanese Cryptotaenia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去其茎叶,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无毛。主根短,侧根多数,细长。茎光滑,具叉状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5-20cm的叶柄,叶鞘边缘膜质;叶轮廓三角形至广卵形,长2-14cm,宽3-17cm。通常为3小叶,中间小叶片鞭状倒卵形,先端有短尖,基部楔形,两侧小叶片斜倒卵形至长卵形,近无柄,小叶片边缘均有不规则的尖锐重锯齿,有时2-3浅裂;最上部的叶近无柄;小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窄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复伞形花序呈疏松的圆锥状,花序梗不等长,总苞片及小总苞片均为1-3,线形或钻形,伞辐2-3;小伞形花序有花2-4,萼齿细小,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短,直立。分生果线状长圆形。长4-6mm,宽2-2.5,合生面略收缩,胚乳腹面近平直,每棱槽内有油管1-3,合生面油管4。花期4-5月,果期6-10月。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发表散寒;止咳化痰;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咳嗽;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研末。
复方
①治风寒感感冒:鸭儿芹根三钱,紫苏、铁筷子、陈皮各二钱。煨水服。②治寒咳:鸭儿芹根一两。煨水服。③治水呛咳嗽:鸭儿芹根五钱,水白菜三钱。煨水服。(①-③方均出《贵州草药》)④治跌打损伤,周身疼痛:鸭儿芹根一钱。研末,冷开水冲服。(《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咳化痰。治水呛咳嗽。2.《贵州草药》:发表散寒,温肺止咳。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鸭儿芹根
拼音注音
Yā ér Qín Gēn
出处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
性味
《贵州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
发表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感冒,水呛咳嗽,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咳化痰。治水呛咳嗽。"
②《贵州草药》:"发表散寒,温肺止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2~1两;或研末冲服。
复方
①治风寒感冒:鸭儿芹根三钱,紫苏、铁筷子陈皮各二钱。煨水服。
②治寒咳:鸭儿芹根一两。煨水服。
③治水呛咳嗽:鸭儿芹根五钱,水白菜三钱。煨水服。(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④治跌打损伤,周身疼痛:鸭儿芹根一钱。研末,冷开水冲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展花乌头
- 白炭
- 波叶紫金牛
- 白石榴花
- 弓果藤
- 朱砂菌
- 半边钱
- 大叶桉果
- 鹰不扑
- 鸭皂树皮
- 杯菊
- 滨旋花
- 扁豆
- 扁秆藨草
- 野京豆
- 半边菜
- 鬣羚角
- 八仙草
- 扁豆衣
- 半边苏
- 猪大肠
- 鸭脚板草
- 半枫荷叶
- 白绒草
- 白花射干
- 棕榈花
- 瓣蕊唐松草
- 北方点地梅
- 斑花杓兰
- 白三七根
- 猫头
- 安徽小檗
- 阿里红
- 凤眼兰
- 滨海前胡
- 野花椒
- 冰
- 中华莛子藨
- 泽藓
- 白簕枝叶
- 白椴
- 子楝树叶
- 棕板
- 阿魏侧耳
- 鱼鳔
- 八哥
- 樟木钻
- 紫藿香
- 野豌豆
- 柞木
- 木馒头
- 柏树油
- 阳雀花根
- 斑竹壳
- 白垩铁线蕨
- 鹰骨
- 野鸦椿叶
- 白毛蛇
- 阴香皮
- 扁豆根
- 大脖子药
- 山岗荚
- 紫背黄芩
- 变豆菜
- 飘拂草
- 白背枫
- 龙老根
- 总状土木香
- 北风草
- 白檀
- 野梨枝叶
- 阳雀花
- 搬倒甑
- 白云瓜
- 野菊花
- 鸢脑
- 阳遂足
- 白沙蒿
- 白楠木
- 柏树
- 野辣蓼
- 斑点虎耳草
- 砂仁壳
- 八角枫
- 半蒴苣苔
- 白沙虫药
- 白勒
- 五谷虫
- 沼地马先蒿
- 紫椿
- 掌裂蟹甲草
- 野牡丹根
- 半边山
- 白狼毒
- 白沙糖
- 郁李根
- 野苦梨
- 扁豆藤
- 斑叶堇菜
- 野苦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