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参叶
《中华本草》:竹节人参叶
拼音注音
Zhú Jié Rén Shēn Yè
别名
野三七叶
英文名
Panax japonicus C.A.Mey.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ponicus C.A.Mey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卧,呈竹鞭状,肉质肥厚,白色,结节间具凹陷茎痕,叶为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8-11cm;小叶通常5,叶片膜质,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5-18cm,宽2-6.5cm,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重锯齿,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刚毛,下面无毛或疏生密毛。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50-8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12-20cm,无毛或有疏短柔毛;花小,淡绿色,小花梗长约10mm;花萼绿色,先端5齿,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长卵形,覆瓦状排列;雄蕊5,花丝较花瓣短;子房下位,2-5室,花柱2-5,中部以下连合,上部分离,果时外弯。核果状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5-7mm。种子2-5,白色,三角状长卵形,长约4.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性味
味苦;微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生津利咽。主暑热伤津;口干舌燥;心烦神倦;咽痛音哑;虚火牙痛;脱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或开水泡。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巴豆壳
- 柄马勃
- 巴豆树根
- 朱唇
- 蝶兰
- 黑果小檗
- 黄鹌菜
- 豆渣树
- 豆蔻花
- 白地紫菀
- 北鹤虱
- 竹砂仁
- 柏勒儿茶
- 黑骨走马
- 朱砂草
- 短瓣花
- 何首乌
- 白头翁
- 猪肾
- 巴旦杏仁
- 鬼笔
- 白云花根
- 豆腐皮
- 何首乌叶
- 都咸子
- 白花果
- 黄锁梅
- 孜然
- 黄零陵香
- 高山露珠草
- 柘耳
- 白枪杆根
- 白猪鼻孔
- 巴茅根
- 黑心姜
- 黑血藤
- 冰草根
- 抓地龙
- 鹳肉
- 枳根皮
- 黑鳞大耳蕨
- 过山青
- 竹叶菜
- 白杨叶
- 浙地黄
- 白活麻
- 谷蓼
- 祖司麻
- 总状绿绒蒿
- 浙雁皮
- 白猪母菜
- 钩栲
- 竹(鼠留)肉
- 白克马叶
- 鼹鼠
- 过江龙
- 黑虎耳草
- 白术
- 泽泻
- 钩藤根
- 黄连
- 黑蒿
- 白线薯
- 斑地锦
- 柞木皮
- 山稗子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珠儿参叶
- 皱叶狗尾草
- 赶风柴
- 竹叶椒根
- 竹叶榕
- 白果紫草
- 钩吻
- 高山紫菀
- 肚拉
- 鳜鱼
- 止血丹
- 短穗兔耳草
- 柞木枝
- 鬼灯笼根
- 柞树皮
- 鸽
- 猪獠参
- 黄锁梅根
- 高粱七
- 白叶刺根
- 都咸子树皮
- 猪苓
- 贯叶连翘
- 壮筋草
- 豆腐浆
- 白山苔
- 白扁豆皮
- 白牛膝
- 鬼盖
- 黑心解
- 豆腐渣
- 黄颔蛇头
- 竹象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