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藤根
《中华本草》:母猪藤根
拼音注音
Mǔ Zhū Ténɡ Gēn
别名
三叶乌蔹莓
英文名
root of Threeleaf cayratia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尖叶乌蔹莓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车索藤 草质藤本。茎有纵条纹;卷须纤细,分枝;幼嫩部分、小枝均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鸟趾状复叶,有5小叶;具长柄,叶柄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叶片膜质,披针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2.5-7cm,先端急尖或钝,边缘有锐锯齿,叶背面密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小叶柄中间的最长,侧生的较短。花两性,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具长的总花梗;花小,黄绿色,具短柄;花萼杯状;花冠不开展,花瓣4;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药近圆形。浆果球形,绿色,熟时黑色,有光泽。种子2-4颗,卵状三角形,背面有深沟2条。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350m的山谷沟边及山坡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
辛;凉;有毒
归经
肺;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肺痈;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本品内服时禁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母猪藤根
拼音注音
Mǔ Zhū Ténɡ Gēn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根,夏、秋季挖,晒干或鲜用。
性味
辛,凉,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肺痈,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1.5钱;内服时忌酒。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黑面叶
- 鹩哥舌
- 龙牙楤木叶
- 鼬瓣花
- 龙虱
- 龙血树
- 扁豆叶
- 鹿衔草
- 龙头节肢蕨
- 叶象花
- 马桑树皮
- 对叶榕
- 龙眼根
- 鹿茸草
- 龙须菜
- 野席草根
- 黎罗根
- 龙眼壳
- 鹿血
- 鹿髓
- 龙眼梳
- 龙脑香子
- 鹿梨
- 龙珠果
- 龙须藤
- 月见草油
- 白马阴茎
- 鹿药
- 鼺鼠
- 鹿梨根皮
- 龙胆
- 鹿肉
- 岩酸
- 鹿耳韭
- 鹿胆
- 龙州线蕨
- 紫荆皮
- 鹿蹄肉
- 龙常草
- 龙胆草
- 龙胡子
- 鼋膏
- 鹿角
- 龙脑膏香
- 黎豆
- 龙棕
- 龙角草
- 盘羊睾丸
- 小叶石楠
- 龙骨风
- 鹿尾
- 莱菔子
- 鹿齿
- 鹿角霜
- 鹿草
- 淡菜
- 胖血藤
- 蝈蝈
- 鹿耳翎根
- 硬骨凌霄
- 秋葡萄茎
- 鹿角草
- 鸬鹚翅羽
- 全光菊
- 鹿角菜
- 缬草
- 龙须眼子菜
- 鼠牙半支
- 尖子木
- 香排草
- 云南野砂仁
- 紫薇
- 厚叶贯众
- 一把伞
- 通花根
- 滇南寄生
- 鳢鱼
- 过路惊
- 小麦麸
- 一匹草
- 紫苏梗
- 黍米
- 苦楝皮
- 小茄
- 血余
- 人面子根皮
- 礁膜
- 钓杆柴
- 大枣
- 跌打老
- 穇子
- 鹅
- 芋头花
- 冰球子
- 牛筋条
- 刘寄奴
- 倒钩刺
- 龟血
- 萹蓄
- 鹅蛋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