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藤根
《中华本草》:母猪藤根
拼音注音
Mǔ Zhū Ténɡ Gēn
别名
三叶乌蔹莓
英文名
root of Threeleaf cayratia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尖叶乌蔹莓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车索藤 草质藤本。茎有纵条纹;卷须纤细,分枝;幼嫩部分、小枝均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鸟趾状复叶,有5小叶;具长柄,叶柄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叶片膜质,披针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2.5-7cm,先端急尖或钝,边缘有锐锯齿,叶背面密被灰色或浅灰色短柔毛;小叶柄中间的最长,侧生的较短。花两性,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具长的总花梗;花小,黄绿色,具短柄;花萼杯状;花冠不开展,花瓣4;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药近圆形。浆果球形,绿色,熟时黑色,有光泽。种子2-4颗,卵状三角形,背面有深沟2条。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350m的山谷沟边及山坡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
辛;凉;有毒
归经
肺;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肺痈;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本品内服时禁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母猪藤根
拼音注音
Mǔ Zhū Ténɡ Gēn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根,夏、秋季挖,晒干或鲜用。
性味
辛,凉,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肺痈,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1.5钱;内服时忌酒。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棕
- 鸡脑
- 大沙叶
- 跌打草
- 大籽蒿
- 罗锅底
- 豪猪肉
- 落葵
- 马牙七
- 红川乌
- 螳螂跌打
- 骆驼脂
- 山小橘
- 鹰不扑
- 金雀根
- 铁牛钻石
- 茨菇草
- 管南香
- 土羌活
- 海龙
- 山大刀
- 柳絮
- 赶黄草
- 漏斗瓶蕨
- 防风叶
- 虫牙药
- 苏木蓝
- 阔叶箬竹
- 米皮糠
- 檵花叶
- 云南莲座蕨
- 野芫荽
- 虎牙
- 鸭脚木叶
- 白花九里明
- 淡秋石
- 二仙桃
- 四大天王
- 透明草
- 鸡油菌
- 曼陀罗根
- 黄珠子草
- 膜蕨囊瓣芹
- 石上莲
- 柠檬桉果
- 小三棵针
- 山藿香
- 止泻木
- 狗缨子
- 石首鱼
- 歪脖子果
- 总状土木香
- 铜锤玉带草
- 小叶三点金
- 仙人掌
- 龙血树
- 清香桂
- 苦豆根
- 狗乳汁
- 华紫报春花
- 虾蟆
- 楮皮间白汁
- 九龙藤
- 玄精石
- 石膏
- 细叶卷柏
- 蜈蚣
- 虎头兰
- 姜三七
- 茄子根
- 红榔木
- 墨
- 箭叶蓼
- 接骨仙桃
- 山刺柏
- 大过路黄
- 獭肝
- 三消草
- 水百合
- 马勃
- 双参
- 红楤木
- 喜树皮
- 大叶白纸扇
- 密叶天胡荽
- 红花点地梅
- 番石榴子
- 灰叶根
- 卵叶蜘蛛抱蛋
- 窄叶鼠李
- 软骨过山龙
- 续断
- 扭筋草
- 支柱蓼
- 砂仁花
- 石吊兰
- 三爪金龙
- 猕猴桃根
- 乔木紫珠
- 重叶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