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线蕨
《中华本草》:龙州线蕨
拼音注音
Lónɡ Zhōu Xiàn Jué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龙州线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morsei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morsei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20-45cm。根茎横生,被深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远生,近二型;叶柄长约20cm,光滑;叶片纸质,两面光滑,长椭圆形,长20-25cm,宽约8cm,先端呈尾状,羽状分裂;羽片约16对,披针形,长约5cm,宽约7mm,基部数对等长,向上渐短,渐尖头,全缘,基部较狭而下延,彼此分离,唯上部数对间各有狭翅相连;侧脉无,小脉斜出成2行网眼。孢子囊群线形,斜出;不育叶的叶柄长达10cm;叶片较宽,羽片宽达1cm,中轴具狭翅。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溪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
性味
淡;微涩;凉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骨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荠苎
- 酸枣根皮
- 三叶罗伞
- 贯众
- 藏青杠
- 茨黄连
- 细花丁香蓼
- 矮脚苦蒿
- 大蕉皮
- 红孩儿
- 老枪谷叶
- 欧绵马
- 牛心果
- 蓑草根
- 矮杨梅
- 芭茅果
- 三铃子
- 酸枣仁
- 展花乌头
- 蘘荷子
- 短柄南蛇藤果
- 苏木蓝
- 喜鹊肉
- 香蓼
- 鸡骨草
- 白子菜
- 墓头回
- 黑面叶
- 藕节
- 羊胎
- 黑龙丝
- 淮通
- 刺黄连
- 香加皮
- 对虾壳
- 黄鼠肉
- 浙樟
- 马蹄草
- 神曲
- 叶上花
- 甲鱼头
- 逼血雷
- 金丝带
- 华山矾
- 黍茎
- 蕺叶秋海棠
- 雪茶
- 紫铜矿
- 铜锤草
- 薄荷脑
- 白茅针
- 涩梨
- 雀榕根
- 七角枫
- 柱果木榄叶
- 鲮鲤
- 重唇鱼
- 长梗石柑
- 阿魏侧耳
- 鹿角霜
- 珍珠伞
- 冰糖草
- 斑唇马先蒿
- 长瓣金莲花
- 曲花紫堇
- 过山风
- 烟管蓟
- 松针
- 玉带根
- 鳖甲
- 剑麻
- 砧草
- 黄锁梅
- 青竹蛇
- 黄麻
- 狗娃花
- 海韭菜
- 稻草
- 小朴松实
- 乌饭树
- 鸡枞
- 省沽油根
- 三棱草
- 药老
- 獭肝
- 黄荆叶
- 两色瓦韦
- 二裂叶委陵菜
- 炮仗筒
- 大叶紫珠
- 宜昌荚蒾叶
- 石枣子
- 竹鱼
- 紫薇根
- 七爪风
- 大花列当
- 土玉桂
- 红果冬青根
- 荠菜
-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