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伞
《中华本草》:一把伞
拼音注音
Yì Bǎ Sǎn
别名
岩谷伞、茴心草、茴新草、小青药、阿收鸡、太阳针、回心草
出处
本品以一把伞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一把伞生大理府石上,似峨眉万年松而叶圆。”考其附图,其原植物与本品相似。
来源
药材基源:为真藓科植物暖地大叶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bryum giganteum(Schwaegr.)Par.[Bryum giganteum Schwaegr.;Mnium giganteum Schwaeg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植物体较大,鲜绿色或褐绿色。茎直立,具明显的横生根茎。茎下部的叶片小,鳞片状,紧密贴茎部,顶叶大,簇生如花苞状,倒卵形或舌形,长15-20mm,宽4-5mm,具短尖,边缘有分化,上部有细齿,成双列,下部有时内曲;中肋长达叶尖。叶细胞上部六边形,叶基长方形,壁薄。雌雄异株。蒴柄紫红色,直立,多个直出。孢蒴圆柱形,下垂,褐色;蒴齿两层;蒴盖凸形,有短喙;孢子球形,黄棕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林地或溪边碎石缝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多干缩,绿色或褐绿色,略见光泽。茎长4-7cm,具横生根茎。茎下部叶鳞片状,紫红色,紧密贴茎;顶叶大,簇生如莲座状,长倒卵形或长舌形,长1-1.5cm,宽2-4mm,边缘上部有细齿。蒴柄红黄色;孢蒴下垂。气微,味稍苦辛。
化学成分
暖地大叶藓植物体含挥发油,酚类,黄酮类,有机酸,甾体,氨基酸,糖,甙类和萜类。
药理作用
1.对血流动力学及心肌代谢的影响:回心草醇透液(回心草用醇和醚提取后之残膏经透析的浓缩外液)按生药量折算0.3-1.0g/kg对麻醉犬静脉注射后,使血压和总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心搏指数增高,心搏率减慢,左心室作功指数和左室效率不变。可能是通过扩张外周阻力血管而引起降压,减低心脏后负荷而使心博量增加。冠脉血流量短暂地增多,冠脉阻力下降较持久。心肌对氧、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游离脂肪酸的消耗量和摄取率无明显变化。回心草脂溶性酚和脂溶性酸,按生药量折算0.5g/kg对麻醉犬静脉注射,脂溶性酚可使冠脉流量显着增加,持续约15分钟;同时冠脉阻力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心率、心搏出量和心脏指数中度下降;总外周阻力仅短暂地减少;心搏量和心搏指数不变;左心室作功指数和心肌耗氧明显降低。而脂溶性酸对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作用。但心肌对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游离脂肪酸的消耗量和摄取率以及左室效率两者均无明显变化。对离体兔心冠脉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回心草脂溶性酚有显着的增加作用。2.对急性心肌梗死大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回心草醇透液(折算生药量)1.0g/kg,l分钟内静脉注射,对麻醉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后所致急性心肌梗死,可使梗死区的返回血流量(ml/分钟,并换算成每l分钟ml/100g)呈轻度增加,心率减慢,可增加缺血区侧支血管的血流量;心内膜下区灌注区(即舒张期末梢冠脉压力kPa-左心室舒张末期压kPa)与用药前接近,表示醇透液不致使梗死区细胞发生进一步的损害。回心草脂溶性酚(折算生药量)0.5g/kg,l分钟内静脉注射,对麻醉犬结扎LAD所致急性心肌梗死,可使梗死区的返回血流量仍维持在用药前的水平,跨越侧支血管网压力梯度(即平均动脉压kPa减平均末梢冠脉压力kPa)亦没有改变。但由于明显升高舒张期末梢冠脉压力,致使心内膜下区灌注压增加,表明回心草脂溶性酚可改善缺血区的营养血流。3.其他作用:临床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回心草有抗血凝作用,血液粘度明显下降,且有明显的降压、降血脂作用。
性味
辛;苦;平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清肝明目。主心悸怔忡;神经衰弱;目赤肿痛;冠心病;高血压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绿结鸡骨
- 铧尖草
- 朱兰
- 甜地丁
- 绿茎槲寄生
- 甘土
- 野葱
- 掉毛草
- 见血清
- 南牡蒿
- 铁罗汉
- 黄茶根
- 浮萍
- 樟
- 鲤鱼胆
- 松下兰
- 猪笼草
- 野菰
- 榧螺
- 罗布麻
- 还亮草
- 山刺柏
- 天麻茎叶
- 鹤顶兰
- 五爪龙
- 小三棵针
- 假酸浆
- 十两叶
- 苦竹叶
- 红楤木
- 芭蕉叶
- 铜棒锤
- 人参条
- 李树胶
- 飞廉
- 山丹
- 五月霜
- 接骨木
- 使君子叶
- 厚皮树
- 凌霄花
- 古柯
- 犀牛皮
- 万寿菊
- 九节风
- 赶山鞭
- 长管蝙蝠草
- 黄花小二仙草
- 草绣球
- 石青菜
- 江珧柱
- 酸水草
- 南瓜须
- 透明草
- 桃叶
- 青鱼胆
- 刺果藤仲
- 小红藤
- 环纹苦乳菇
- 笔罗子
- 黄皮果核
- 树腰子
- 蠵龟筒
- 鸡肝散
- 红娘子
- 草果药
- 岩茴香
- 东方荚果蕨
- 鹿角芦荟
- 地精草
- 和合草
- 蛮刀背
- 苦马豆
- 野扁豆
- 铁牛钻石
- 土半夏
- 葫芦茶
- 异木患
- 苋实
- 墓头回
- 大草乌
- 花椒叶
- 藏三七
- 帽兰
- 仙顶梨
- 鱼脑石
- 山麻黄
- 穿山龙
- 箭叶蓼
- 蛇胆
- 草血竭
- 球花党参
- 回心草
- 过岗龙
- 锅铲叶
- 下田菊
- 草木灰
- 吴茱萸叶
- 旱前胡
- 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