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田菊
拼音注音
Xià Tián Jú
别名
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
来源
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稍平卧,着地生根,上部分枝,紫红色,有细毛,下部光滑。叶对生,叶片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有柄,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略有皱纹,具疏毛。秋季开白色或黄色小花,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6~8毫米,有长梗,排列成顶生疏散、2或3枝的圆锥花序;总苞片短圆形,约2列;花全为管状,两性对称,5裂,外面常有毛;花药截头状,顶部有一腺状尖头,基部钝;花柱分枝。瘦果倒椭圆形,全体具腺点或细瘤;顶端有3~4条短而硬的刺毛状的冠毛,每一冠毛的顶端有一腺体。
生境分布
通常生长水边及低湿地区。我国温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高热,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痈疖疮疡,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复方
1、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下田菊1~2两(鲜品3~4两),水煎服,每日1剂。黄疸退后,小便清利时加猪瘦肉1两。
2、感冒高热:下田菊3~5钱,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鲤鱼皮
- 天目琼花
- 五叶藤
- 蛇鲻
- 毛蕊花
- 刺山茶根皮
- 羊脂
- 黄矾
- 松寄生
- 红榔木
- 毛梾枝叶
- 华南实蕨
- 白克马叶
- 太白鹿角
- 条裂山莴苣
- 西南文殊兰
- 山慈菇叶
- 雪上一支蒿
- 牛王肺筋草
- 石斛露
- 腊梅
- 白松塔
- 绵阳岩白菜
- 水蛇皮
- 串铃
- 双肾草
- 白花蛇头
- 吊灯花叶
- 红藤蓼
- 小球藻
- 铁苋菜
- 环草
- 中华石楠果
- 毛冬瓜根
- 一点红
- 柚叶
- 节节草
- 橙黄玉凤花
- 菰根
- 茯苓皮
- 土鳖虫
- 盾叶薯蓣
- 小乌泡
- 土牛膝
- 黑果
- 黄秦艽
- 花红叶
- 天萝水
- 干岩矸
- 蚕豆荚壳
- 陈壶卢瓢
- 五叶薯
- 天麻茎叶
- 黄蜀葵
- 水龙胆草根
- 积雪草
- 金老梅叶
- 野猪脂
- 乌蛇卵
- 藜芦
- 海决明
- 八目鳗
- 灰锤
- 棱子芹根
- 楤木花
- 顺江木
- 木蜡树根
- 向日葵
- 棕板
- 钉头果
- 背花疮
- 茉莉根
- 土大黄
- 光决明
- 茜草
- 锯鲨肝
- 硫黄菌
- 哉果
- 瓦松
- 月光花
- 蜈蚣草
- 船盔乌头
- 小金发藓
- 蕙实
- 雪乌
- 大将军
- 毛轴碎米蕨
- 百蕊草根
- 桂竹糖芥
- 野冬青果
- 宜昌楼梯草
- 单花金丝桃
- 幌伞枫
- 乌蛇胆
- 红紫珠
- 榉树皮
- 梧桐白皮
- 满山白
- 火把花
- 大花活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