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脉鹅耳枥
《中华本草》:多脉鹅耳枥
拼音注音
Duō Mài é ěr Lì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剥取根皮,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5-8m。小枝初被灰白色柔毛,后无毛,紫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7cm,宽2.5-4cm,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钝至圆形,有时近心形,边缘具刺芒状重锯齿,其间有1-2个无脉小齿,老时两面无毛;侧脉15-20对。果序长5-8cm,被疏长毛;果苞卵状披针形,长1-1.5cm,宽约5mm,内缘基部直或稍内卷,外缘具细缺刻状锯齿,内面无毛,外面沿主脉及基部被长柔毛。小坚果卵形,稍扁,长宽近相等,2-3mm,疏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500m的岩山丛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淡;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利湿通淋。主跌打损伤;痈肿;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吊竹梅
- 二色补血草
- 地石榴花
- 地黄实
- 多穗石柯叶
- 二歧根莲花根
- 地刷子
- 堆莴苣
- 地朝阳
- 地茄子
- 地黄叶
- 多叶花椒
- 地瓜子
- 单鞭
- 地黄瓜
- 葱叶
- 地柑
- 岩青菜
- 多斑紫金牛
- 多穗石柯
- 香樟果
- 多刺绿绒蒿
- 地莓子
- 千针万线草
- 地黄花
- 多穗石柯根
- 幼油草
- 引水蕉
- 单面针
- 草地早熟禾
- 二裂叶委陵菜
- 地沙
- 朱砂七
- 筋骨草
- 二仙桃
- 椰子
- 榆叶
- 油草
- 地打果树皮
- 月光花
- 臭菘种子
- 油鱼
- 草鞋青
- 地梅子
- 地肤苗
- 吊灯花
- 多穗石柯果
- 油茶花
- 葱花
- 地桃花
- 地梢瓜
- 地肤子
- 杨梅树
- 地菍
- 地锦
- 地黄连
- 油胡桃
- 二叶舞鹤草
- 地枫皮
- 地胆
- 地苏木
- 杨梅叶蚊母树根
- 蒲葵子
- 青鱼枕
- 油散木
- 吊灯花叶
- 地梭罗
- 粗叶木叶
- 榆仁酱
- 茶条槭
- 草泽泻
- 油桐
- 蟾舌
- 地杨梅
- 地菍果
- 地钱
- 地麻黄
- 月光花种子
- 糙叶树皮
- 地菍根
- 杨梅核仁
- 榆皮涎
- 草果药
- 吊兰
- 地柏叶
- 地耳草
- 堵喇
- 多枝婆婆纳
- 苍山橐吾
- 粗皮松萝
- 地丁
- 地八角
- 岩败酱
- 地黄
- 异叶青兰
- 吊罗果
- 椰子皮
- 豺皮
- 地瓜
- 地涩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