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脉鹅耳枥
《中华本草》:多脉鹅耳枥
拼音注音
Duō Mài é ěr Lì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剥取根皮,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5-8m。小枝初被灰白色柔毛,后无毛,紫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7cm,宽2.5-4cm,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钝至圆形,有时近心形,边缘具刺芒状重锯齿,其间有1-2个无脉小齿,老时两面无毛;侧脉15-20对。果序长5-8cm,被疏长毛;果苞卵状披针形,长1-1.5cm,宽约5mm,内缘基部直或稍内卷,外缘具细缺刻状锯齿,内面无毛,外面沿主脉及基部被长柔毛。小坚果卵形,稍扁,长宽近相等,2-3mm,疏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500m的岩山丛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淡;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利湿通淋。主跌打损伤;痈肿;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粟奴
- 柳白皮
- 过岗龙
- 台湾泡桐
- 盘羊角
- 蒲葵根
- 紫杜鹃
- 菩提树花
- 蓬莪术
- 杧果叶
- 炮仗花
- 贴骨散
- 千年不烂心
- 飘带草
- 小驴蹄草
- 山油柑果实
- 红升麻根
- 筋骨草
- 假百合
- 毛青杠
- 藤商陆
- 马钱子
- 腹水草
- 甜瓜根
- 黄杨叶
- 菜头肾
- 莲座叶通泉草
- 小接筋草
- 龙胆地丁
- 土草果
- 岩豇豆
- 黄颔蛇骨
- 长白鱼鳞松
- 牛角藓
- 双籽棕
- 掉毛草
- 小构树叶
- 蒲葵子
- 南蛇藤果
- 对叶四块瓦
- 变异鳞毛蕨
- 粘山药
- 软枣子
- 小青藤香
- 广金钱草
- 珍珠风子
- 皱叶羊蹄
- 铃兰
- 八爪金龙
- 心叶忽布
- 缘毛鸟足兰
- 仙顶梨
- 铺地罗伞
- 竹砂仁
- 金挖耳根
- 蒺藜
- 凤凰衣
- 紫河车
- 鸡公柴
- 珍珠菜
- 沙冬青
- 白饭豆
- 海龟
- 蒲儿根
- 漂摇豆
- 炮弹果
- 蛇退
- 砗磲
- 炮姜
- 白芥子
- 中南星
- 艾纳香
- 垂盆草
- 巴豆
- 葡萄藤叶
- 挖耳草
- 红瑞木果
- 苹果叶
- 鲟鱼
- 毛八角莲
- 披麻草根
- 铜锤玉带草
- 蒲草根
- 野菰
- 苍耳子
- 葡萄根
- 人中黄
- 苍白过路黄
- 枣槟榔
- 萍蓬草
- 桂花岩陀
- 新疆香堇
- 接骨木花
- 臭山牛蒡
- 鹿蹄肉
- 芜菁
- 铁线草
- 紫弹树枝
- 掌羽凤尾蕨
- 瓶耳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