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风菜
拼音注音
Dōnɡ Fēnɡ Cài
别名
盘龙草、山蛤芦、土苍术、白云草
来源
为菊科东风菜属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 (Thunb.) Nees [Aster scaber Thunb.],以全草和根入药。夏季采割全草,秋季采根,洗净晒干。
性味
辛、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感冒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东风菜
拼音注音
Dōnɡ Fēnɡ Cài
别名
仙白草、仙蛤芦、盘龙草、白云草、尖叶山苦荬、山白菜、小叶青、菊花暗消、胃药、山蛤芦、雌雄剑、冷水丹、焮菜、野芋头、钻山狗、疙瘩药、草三七、土白前
英文名
Scabrous Doellingeria Rhizome and Root
出处
出自《中国药植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东风菜和短冠东风菜的根茎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oellingeria scaber (Thunb.) Nees [ Asetr scaber Thubn.]2.Doellingeria marchandii (Levl.) Ling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茎,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东风菜 多年生草本,高1-1.5m。根茎粗短,横卧,棕褐色,旁生多数须根。茎直立,中部有时略带红色,有糙毛。叶互生;叶柄长5-15cm,具翅;叶片心形,长9-15cm,宽6-15c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有糙毛,边缘有具小尖头的齿,基部急狭成窄翼长10-15cm的柄,花后凋落;中部以上的叶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两面有毛。头状1.8-2.4cm,排列成圆锥伞房状;总苞片约3层,不等长,边缘膜质;外围1层雌花约10个,舌状,舌片白色,条状长圆形;中央有多数黄色两性花,花冠筒状,上部5齿裂,齿片条状披针形。瘦果倒卵圆形或椭圆形,有5条厚肋,无毛;冠毛污黄色,与筒状花冠等长。花期6-10月,果期8-10月。2.短冠东风菜 本种与东风菜的区别在于:叶片心形,长宽均7-10cm,叶柄长达17cm以上,中部叶柄不具翅。头状花序直径2.5-4cm;总苞片3层近等长,仅内层总苞片的边缘膜质。瘦果被粗伏毛;冠毛褐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缘及溪谷旁草丛中。2.生于山谷、水边、田间、路旁。资源分布:1.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中部至南部各地区。2.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味
味辛;甘;性微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明目;利咽。主风热感冒;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咽喉红肿;急性肾火;肺病吐血;跌打损伤;痈肿疔疮;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全草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东风菜
拼音注音
Dōnɡ Fēnɡ Cài
别名
仙白草、山蛤芦(《中国药植志》),盘龙草、白云草(《湖南药物志》),尖叶山苦荬、山白菜、小叶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中国药植志》
来源
为菊科植物东风菜的全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1.5米。茎直立,圆形,基部光滑,上部渐有毛,嫩枝顶端毛较密,有时茎的中部略带红色。叶互生;基部叶心脏形,长9~24厘米,宽6~18厘米:先端尖,边缘具锯齿或复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有短毛;叶柄长6~16厘米,具窄翼,花后雕落;茎上部叶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锐,基部心形或截形,柄较短。头状花序集成疏松的伞房状;总苞半圆形,苞片数列,长椭圆形,先端钝,背面绿色,边缘膜质;边缘为舌状花,白色,雌性,舌片长10~13毫米,宽2~3毫米,管长约3毫米;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花冠长约5.5毫米。瘦果长椭圆形,长3~3.5毫米;冠毛棕黄色,长短不等。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于干燥向阳山坡或旷地。分布我国北部、东部及南部各地。
性味
江西《草药手册》:"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跌打损伤,蛇伤。
复方
①治跌打损伤:东风菜捣敷。(《湖南药物志》)
②治蛇伤:东风菜全草,捣烂敷。(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东北堇菜
- 冬葵叶
- 吊灯花叶
- 地柏叶
- 地耳草
- 地胆草
- 齿瓣石豆兰
- 丁香蓼根
- 冬葵根
- 吊兰
- 地柏树
- 倒吊蜡烛
- 冬珊瑚
- 单头紫菀
- 地菍果
- 冻青叶
- 长果山橙
- 倒插花
- 西瓜黑霜
- 长前胡
- 多花沿阶草
- 丁香树皮
- 倒根野苏
- 兜冠黄共享
- 地麻黄
- 地龙
- 地棠花
- 地锦
- 地黄连
- 倒挂金钩
- 橡实壳
- 地菍
- 冬菇
- 狭头橐吾
- 冬葵果
- 吊干麻
- 赤胫散
- 一味药
- 樗鸡
- 岩七
- 岩菖蒲
- 地草果
- 冬瓜藤
- 冬青子
- 长刺卫矛
- 地浆
- 地丁
- 苋实
- 地核桃
- 冬里麻根
- 地黄
- 东风橘
- 单头紫菀根
- 单花山竹子
- 地八角
- 东野菰
- 草鞋青
- 云支花
- 叶上果根
- 单条草
- 咬人狗
- 夜合花
- 岩梭花
- 臭菘种子
- 苍耳花
- 叶上珠根
- 叶上花
- 楮叶
- 圆果冷清草
- 宜昌荚蒾
- 岩景天
- 岩节连
- 东北延胡索
- 圆叶碱毛茛
- 岩丸子
- 地蔷薇
- 东北溲疏
- 东北卫矛
- 东风菜根
- 地花生
- 东方蝾螈
- 赤芍
- 地下明珠
- 地瓜果
- 地笋
- 地锦苋
- 代代花枳壳
- 倒根蓼
- 地涩涩
- 吊吊果
- 赤楠蒲桃叶
- 地贵草
- 岩梭
- 草原老鹳草
- 亚乎奴
- 楮头红
- 圆叶千金藤
- 圆叶南蛇藤根
- 圆叶白杨树
- 残槁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