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草
《中华本草》:密花草
拼音注音
Mì Huā Cǎo
别名
节节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沟繁缕科植物田繁缕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gia ammannioides Roxb. Ex Roth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7-30cm。近直立或渐升,分枝多,淡红色,具平展的腺毛。叶对生,几无柄;插叶长约2mm,2深裂,裂片披针形,有撕裂状小齿;叶片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0.4-2cm,宽2-8mm,边缘有尖锐的小锯齿,下面有短毛。花小,多数簇生于叶腋;花梗长1-2mm;萼片5,狭卵形,长约1.2mm,先端渐尖;花瓣5,淡红色,狭卵形,约与萼片等长;雄蕊5;花柱5,短。蒴果近球形,长1.2-2mm,裂为5瓣。种子我数,极小。花期几近全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边或溪边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尿路感染;痈疖;口腔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含漱。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密花草
别名
田繁缕
来源
沟繁缕科密花草Bergia ammanioides Roxb.,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尿路感染:全草0.5~1两,水煎服。
痈疖:鲜全草1~2两,捣烂外敷或水煎服。
口腔炎:鲜全草1~2两,含漱或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乌藨连
- 蝙蝠藤
- 犀角
- 苏木蓝
- 灰钉
- 华清香藤
- 三七叶
- 水蛭
- 珠子参
- 粤万年青
- 空心木
- 紫花鱼灯草
- 白梅
- 猪大肠
- 细叶乌蔹莓
- 大山黧豆
- 紫啸鸫
- 柳叶菜
- 一枝蒿
- 斩龙草
- 瓢瓜
- 苏铁叶
- 对节叶
- 安徽杜鹃
- 竹节海棠
- 接骨风
- 毛贯众
- 蚕豆荚壳
- 野洋参
- 石枫药
- 金钩如意草
- 刺桐花
- 鹰不泊薳
- 黄背草苗
- 糖茶藨
- 杜梨
- 椰根
- 腊梅
- 沼生柳叶菜
- 多裂委陵菜
- 秋海棠果
- 大金银花
- 齿叶泥花草
- 毛发唐松草
- 尖叶唐松草
- 龙江风毛菊
- 棱枝槲寄生
- 龙头节肢蕨
- 五爪金龙花
- 山樱桃
- 芭茅
- 翻白柴
- 猫毛草
- 双花鞘花
- 奶汁树
- 黄蜀葵叶
- 奶浆果
- 峨参
- 大石韦
- 七里香
- 河豚子
- 黄花夹竹桃
- 长筒马先蒿
- 天蓝苜蓿
- 羊不食
- 华东瘤足蕨
- 补骨脂
- 六轴子
- 紫八宝
- 四照花
- 猕猴梨叶
- 亮叶冬青根
- 黄裙竹荪
- 楮皮间白汁
- 黄莲花
- 地肤苗
- 掌裂蟹甲草
- 紫楠
- 鳞花草
- 海马
- 光板猫叶草
- 大黄
- 土百部
- 荷莲豆菜
- 长柄臭黄荆
- 漆大姑
- 枇杷花
- 豇豆
- 槐胶
- 粗梗黄堇
- 蟛蜞菊
- 木防己
- 巴豆树根
- 红花小独蒜
- 大狗尾草
- 大马蹄蕨
- 丝瓜根
- 山香果
- 威灵仙叶
- 吊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