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蕊乌头
《中华本草》:露蕊乌头
拼音注音
Lù Ruǐ Wū Tóu
别名
罗砧巴
英文名
Root of Nakedstamen Monkshood
出处
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露蕊乌头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A.gymnandrum Maxim.f.leucanthum W.T.Wang.]采收和储藏:6-8月花盛开期采挖全草,去净泥土、枯叶,切段,晒干。
原形态
露蕊乌头,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直根圆柱形,长5-14cm。茎直立,被短柔毛,下部有时无毛,有分枝。叶互生;基生叶1-6枚,与最下部茎生叶通常在开花时枯萎;下部叶柄长4-7cm,具狭鞘;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6.4cm,宽4-5cm,3全裂,全裂片二至三回深裂,末回裂片狭卵形或狭披针形,上面被短伏毛,下面脉上疏被长柔毛或变无毛。总状花序有6-16朵花;基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披针形或线形;花梗长1-9cm;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或顶部,线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外面疏被柔毛,上萼片船形,高约1.8cm,爪长约1.4cm,侧萼片长1.5-1.8cm,疏被缘毛;距短,头状,疏被短毛;雄蕊多数,花丝被短毛;心皮6-13,有柔毛。蓇葖果,长0.8-1.2cm。种子倒卵球形,长约1.5mm,密生横狭翅。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800m的山地草坡、田边草地或河边沙地。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四川西部、西藏。
化学成分
根含盐酸阿替新(atisine HCl),塔拉胺(talatisamine),露乌碱(gymnaconitine),甲基露乌碱(methyl gymnaconitine)。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温中祛寒;止痛;杀虫。主风湿麻木;关节痛;麻风;胃痛及感冒;流感发烧;肠道寄生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3g。外用:适量,研末撒布。
注意
孕妇慎服。
复方
治风湿麻木:露蕊乌头根配麻黄。黄芪,泡酒服。
临床应用
根:治关节疼痛。花:治麻风。叶:内服驱虫;碾未撒布,治疥癣。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露蕊乌头
拼音注音
Lù Ruǐ Wū Tóu
别名
罗砧巴
来源
毛茛科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以根、花、叶入药。
生境分布
青海、甘肃、四川、西藏。
性味
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
祛风镇痛,关节疼痛。主治风湿麻木。花治麻疯;叶研末撒布,治疥癣并可灭蛆。
用法用量
根配方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露蕊乌头
拼音注音
Lù Ruǐ Wū Tóu
别名
罗砧巴(藏名)
出处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
为毛茛种植物露蕊乌头的根、叶、花。花期采花和叶,秋季挖根,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木,具直根。茎高25~100厘米,有短柔毛,通常分枝。叶互生,具长叶柄,基部膨大,但不成鞘状;叶片宽卵形,长3.5~6.4厘米,宽4~5厘米,3全裂,裂片细裂,小裂片狭卵形,全缘或生1~2牙齿,两面无毛,唯有叶下面脉上有稀疏毛。总状花序具6~16花,疏生柔毛;下部花梗长2~9厘米;小苞片生于花梗上部与花邻接,条形,有时下部的叶状;萼片5,蓝紫色,具长爪,外面有柔毛,上萼片船形,高约1.8厘米;花瓣2~5,爪粗,瓣片扇形,具纤毛,距极短;雄蕊多数,露出花被之外;花丝有微柔毛;心皮6~13。蓇葖果3~5个,长0.8~1.2厘米;无柄。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
生于草坡或林边草地。分布西藏、四川西部、青海和甘肃。
性味
辛,温,有大毒。
归经
入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驱风镇痛。根:治关节疼痛。花:治麻风。叶:内服驱虫;碾末撒布,治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根、茎:0.4~1钱。外用:研末撒布。
复方
治风湿麻木:露蕊乌头根配麻黄、黄芪,泡酒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驴打滚草
- 驴耳风毛菊
- 鹿皮
- 莲座叶通泉草
- 落地小金钱
- 蓝叶藤
- 藜茎
- 墨地
- 帽辫七
- 辣薄荷
- 木半夏
- 铃茵陈
- 铃铃草
- 裸柱菊
- 鹿角胶
- 莲状绢毛菊
- 鹿脂
- 裂叶双盖蕨
- 墨旱莲
- 密毛桃叶珊瑚果
- 木天蓼
- 驴脂
- 鹿茸
- 龙爪叶
- 曼陀罗叶
- 里白
- 卵叶贝母兰
- 岭南杜鹃
- 缅枣
- 毛发唐松草
- 炉甘果
- 毛蜂斗草
- 罗布麻叶
- 罗汉果根
- 木黄连
- 李核仁
- 梅花刺根
- 柳叶菜根
- 棉籽
- 栗荴
- 毛木树皮
- 毛枝鱼藤
- 狼膏
- 六棱菊
- 凉山虫草
- 绵毛娃儿藤
- 木鳖根
- 毛叶轮环藤
- 毛柄锦香草
- 毛贯众
- 簝叶竹根
- 满山红根
- 亮光菜
- 牡狗阴茎
- 猫耳朵草
- 猫腿姑
- 木芙蓉根
- 鳞始蕨
- 鹿耳翎
- 龙葵
- 雷五加
- 雷五加叶
- 骆驼蓬
- 鹿葱
- 轮叶铃子香
- 鹿角芦荟
- 鸬鹚涎
- 鸬鹚骨
- 龙舌箭
- 龙舌草
- 买麻藤
- 田螺壳
- 芒花
- 败酱
- 李子
- 绵藤
- 了哥利
- 木蹄
- 母丁香
- 木椒根
- 柳叶蒿
- 兰屿肉豆蔻
- 糜穰
- 美登木
- 木蜡树根
- 毛笋
- 罗伞草
- 细叶桉叶
- 卷丹
- 鄂报春
- 黑面叶
- 大树三台
- 淡竹叶
- 四叶参
- 矩圆石韦
- 白兰花
- 马牙半支
- 胡颓子根
- 爵床
- 梨果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