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英根
《中华本草》:陆英根
拼音注音
Lù Yīnɡ Gēn
别名
蒴藋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Sambuci Chinensis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陆英 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达2m。茎有棱条,髓部白色。奇数羽状状得叶对生;托叶小、线形或呈腺状突起;小叶5-9,最上1对小叶片基部相互全生,有时还和顶生小叶相连,小叶片披针形,长5-15cm,宽2-4cm,先端长而渐尖,基部钝圆,两侧常不对称,边缘具细锯齿,近基部或中部以下边缘常有1或数枚遥齿;小叶柄短。大型复伞房花序顶生;各级总梗和花梗无毛至多少有毛,具由不孕花变成的黄色杯状腺体;苞片和小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5mm;花小、萼筒杯状,长约1.5mm,萼齿三角形,长约0.5mm;花冠辐状,冠筒长约1mm,花冠裂片卵形,长约2mm,反曲;花药黄色或紫色;子房3室,花柱极短,柱头3裂。浆果红果,近球形,直径3-4mm;核2-3粒,卵形,长约2.5mm,表面小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形状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弯曲状,长条形,有分枝,长15-30cm,有的长达50cm,直径4-7mm。表面灰色至灰黄色,有纵向细而略扭曲的纹及横长皮孔;偶留有纤细须根。质硬或稍软而韧,难折断,切断面皮部灰色土黄色,木部纤维质,黄白色,易与皮部撕裂分离。气微,味淡。[br]以条均匀、不带须根及地上茎者为佳。
性味
味甘;酸;性平
炮制
陆英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厚片,黄白色,节膨大,或具须根。气微,味微苦。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散瘀;止血。主风湿疼痛;头风;腰腿痛;月肿淋;证;白带;跌打损伤;骨折;症积;咯血;吐血;风疹瘙痒;疮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七星剑
- 黄瓦韦
- 小朴松实
- 野兔骨
- 香茅
- 白子菜
- 柱果木榄叶
- 短柱梅花草
- 对叶林根
- 藤本夜关门
- 金钗石斛
- 扁藤叶
- 龙眼花
- 苦果
- 獭肝
- 苏木蓝
- 牛奶菜
- 鹰爪花根
- 人参叶
- 细辛
- 蘘荷子
- 贯众
- 猫须草
- 鹿尾
- 十大功劳
- 四季青
- 竹节蓼
- 牛心果
- 红车轴草
- 矮脚苦蒿
- 水伤药
- 黄毛岩白菜
- 灰藋子
- 蜂窝草
- 马鞭石斛
- 甘草头
- 满江红
- 大皂角
- 铁草鞋
- 水金凤茎叶
- 龙舌兰
- 天荞麦根
- 小球藻
- 虾蟆皮
- 牛肝菌
- 铃当子
- 木蜡树叶
- 桉油
- 绛梨木子
- 鲎尾
- 黄葵
- 红叶甘橿
- 香樟果
- 矮脚龙胆
- 梁王茶
- 虫豆
- 风毛菊
- 方儿茶
- 黑骨头
- 煨姜
- 草灵仙
- 鸡尾木
- 雄黄兰
- 红背桂
- 刺南蛇藤
- 鲫鱼头
- 桑沥
- 三叶枫
- 獭骨
- 龙胡子
- 霹水草
- 水茴香藻
- 冻绿叶
- 灰毛婆婆纳
- 碎兰花根
- 鸭跖草
- 草藤乌
- 熟地黄
- 鸭头
- 齿瓣延胡索
- 水银
- 金鸡尾
- 绵参
- 蚕砂
- 蚕沙
- 鲇鱼
- 长年兰
- 鹅掌上黄皮
- 罗汉松叶
- 篱笆竹
- 苦丁茶
- 椿树花
- 地耳草
- 酸模
- 葛谷
- 漏斗瓶蕨
- 鸡娃草
- 牛巴嘴
- 厚叶牛耳草
- 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