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子
《中华本草》:牛奶子
拼音注音
Niú Nǎi Zǐ
别名
甜枣、麦粒子、夏至蔸、半春子、阳春子、芒珠子、禾了子、铃春子、清明子、春花胡颓子、羊奶子、岩麻子、豆子树、天青下白、红米饭、海梅树、牛奶奶、秋胡颓子、剪子果。
英文名
Fruit of Autumn Elaeanugs
出处
出自《江苏药材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牛奶子的根、叶和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果实,晒干。
原形态
牛奶子 落叶灌木,高1-4m。常具刺,刺长1-4cm,幼技密被银白色和少数黄褐色鳞片,有时全被深褐色或锈色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叶纸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1-4cm,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边缘常皱卷至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鳞片或星状毛,成熟后脱落,下面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花较叶先开放,黄白色,芳香,外被银白色盾形鳞片,常1-7朵簇生于新枝基部;花便白色,长3-6mm,花被筒圆筒状漏斗形,上部4裂,筒部较裂片为长;雄蕊4,花丝极短,长约为花丝的一半;花柱直立,疏生白色星状柔毛。果实近球形至卵圆形,长5-7mm,幼时绿色,被银白色或有时全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300m的向阳的林缘、灌丛中、荒坡上和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及辽宁、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
果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去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以及多酚类(polyphenols),有机酸(organic acids),缔合鞣质(associated tannins)。叶、茎皮含5-羟色胺(serotonin)。种子油中含脂肪酸和甾醇化合物。
性味
味苦;酸;性凉
归经
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利湿解毒。主肺热咳嗽;泄泻;痢疾;淋证;带下;崩漏;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或叶15-30g,果实3-9g。
各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治喉热。2.《江苏药材志》:收敛,止血,止泻。3.《湖南药物志》:补脾,散寒解表,消风祛湿,行血活血,利尿。4.《贵州药植目录》:根:治麻疹。叶:治疔疮。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牛奶子
拼音注音
Niú Nǎi Zǐ
别名
阳春子(《植物名实图考》),甜枣、麦粒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半春子、岩麻子、密毛子、羊奶子、芒珠子、禾了子(《湖南药物志》)。
出处
《江苏药材志》
来源
为胡颓子科植物牛奶子的根、叶、果实。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4米。枝具针刺,小枝带黄褐色,或一部分密被银白色鳞片。叶互生,纸质,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钝至短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通常卷缩,上面幼时有银白色鳞片或星状毛,老时或脱落,下面有银白色或杂有褐色鳞片;叶柄长5~7毫米.花腋生,黄白色,芳香,外面有鳞片,长约1.2厘米;花被筒漏斗形,上部4裂,筒部较裂片为长;雄蕊4;花柱疏生白色星状柔毛,果实近球形至卵圆形,长6~8毫米,初有银白色或杂有褐色的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干燥地或河边砂地、灌丛内。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性味
酸苦,凉。
《湖南药物志》:"酸苦涩"。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泄泻,痢疾,淋病,崩带。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喉热。"
②《江苏药材志》:"收敛,止血,止泻。"
③《湖南药物志》:"补脾,散寒解表,消风祛湿,行血活血,利尿。"
④《贵州药植目录》:"根:治麻疹。叶:治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复方
①治水泻:㈠牛奶子根五钱。水煎服。㈡牛奶子果一钱。捣烂,对红糖开水冲服。
②治痢疾:㈠牛奶子根一钱,马齿苋一钱。水煎服。㈡牛奶子叶一钱,大蒜头一小个。水煎服。
③治干咳:牛奶子一两,半夏一钱,沙参五钱。水煎对蜂蜜服。
④治淋症:牛奶子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⑤治崩带:牛奶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煮鸡蛋食。
⑥治乳痈:牛奶子根二两,银花五钱,蒲公英一两。水煎服。(选方出《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柠檬桉
- 泥鳅滑液
- 金花树
- 南藤
- 娘娘菜
- 韭菜子
- 马铃薯
- 马雹儿
- 鸡胆
- 麻羊藤
- 南烛根
- 女儿红叶
- 茉莉叶
- 尿泡草
- 马乳
- 马尾连
- 马棘
- 马甲子叶
- 山核桃皮
- 南板蓝叶
- 奶汁树
- 扭肚藤
- 牛奶柴
- 鳗鲡鱼骨
- 茉莉花露
- 宁波溲疏
- 面头叶
- 马尾千金草
- 马绊草
- 马陆
- 麻鱼胆
- 苜蓿根
- 茅栗根
- 茅瓜
- 蒙古马兰
- 柠檬
- 马尿烧
- 马桑寄生
- 牛巴嘴
- 麻楝
- 南赤瓟
- 茅香花
- 茉莉
- 女儿茶
- 牛喉咙
- 马尾伸筋草
- 牛奶浆草
- 马瓞儿
- 马鞍藤根
- 麦瓶草种子
- 麻柳叶
- 金花草
- 茅栗仁
- 柠条根
- 楠材
- 马肉
- 麻蕡
- 南川升麻
- 南烛叶
- 女菀
- 柠檬根
- 柠鸡儿
- 马钱子
- 马鬃蛇
- 马鬐膏
- 女儿红根
- 莽草根
- 女贞根
- 宁油麻藤
- 面筋
- 马尔康水黄连
- 马尾伸筋
- 麻叶
- 麻皮
- 奶浆柴胡
- 锦鸡儿
- 蜜柑草
- 闽粤千里光
- 麦冬
- 金钟茵陈
- 女萎
- 蒙疆苓菊
- 蒙自水芹
- 蒙自草胡椒
- 牛含水
- 牛嗓管
- 牛嗓管树
- 牛奶树
- 马蹄细辛
- 南方荚蒾
- 南板蓝根
- 茅栗
- 南蛇竻根
- 茅膏菜根
- 南蛇藤叶
- 蚂蝗七
- 柠鸡儿果
- 马蹬草
- 马鞭草
- 麻口皮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