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眼珠
别名
牛眼球、牛目周、牛眼睛、车前树、狭叶马钱
来源
马钱科马钱子属植物牛眼马钱Strychnos angustiflora Benth.的种子。秋冬采果实,水洗去果肉,晒干,以油炸酥或用砂炒。
性味
苦,寒。有大毒。
功能主治
通经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外用治痈疽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5~3分,配入丸散中服用。
备注
(1)本品含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不可长期服用,过量可致颈面僵硬,瞳孔散大,呼吸急促,轻微刺激可引起抽搐和角弓反张,痉笑,震颤等中毒症状。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牛眼珠
拼音注音
Niú Yǎn Zhū
别名
牛眼球、牛目周、牛眼睛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钱科植物牛眼马钱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ychnos angustiflora Benth.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果实,除去果肉,晒干,以油炸酥,或用砂炒。
原形态
攀援木质藤本,长达10m。除花序和花冠外,全株无毛。小枝对生,变态枝成为螺旋状曲钩,钩长2-5cm,老枝有时变成枝刺。单叶对生;叶柄长4-6mm;叶片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8cm,宽2.5-4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基出脉3-5条,紧靠边缘的2条脉纤细,小脉成网眼状,在叶背突起。三歧聚伞花序顶生,长2-4cm,被短柔毛;苞片小;花萼小,裂片卵状三角形;花冠管长约3-4mm,白色或淡黄色,裂片窄,与管等长,基部内面有长柔毛;雄蕊和子房均无毛。浆果球形,熟后鲜红色,直径2-4cm,果皮光滑,略硬,红色或橙黄色。种子扁圆形,直径1-2cm,中间凹陷,边缘有花纹。花期4-6月,果期6-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下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直径0.8-1.5cm,厚0.2-0.3cm,一面稍凹,另一面稍突起。表面灰棕绿色,被匍匐状短毛茸,由中央向四周射出,子叶心形,叶脉3条,胚根长约1.5mm。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种皮表皮非腺毛长200-750μm,直径约20μm,壁有8-9条肋状增厚,扭成辫状,先端渐尖,基部石细胞状。
化学成分
种子含番木鳖碱(strychnine)和马钱子碱(brucine)。
性味
苦;性寒;大毒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半身不遂;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
不可久服,以防中毒。孕妇禁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本品不可长期服用,过量可致颈面僵硬,瞳孔散大,呼吸急促,轻微刺激可引起抽搐和角弓反张,痉笑,震颤等中毒症状。"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牛尾独活
- 牛尾菜
- 滇丹参
- 玄精石
- 水百合
- 山肉桂
- 牛扁
- 仙人掌
- 狗头芙蓉
- 铜绿
- 土马鬃
- 黑乳菇
- 葛谷
- 盐肤子
- 鹅内金
- 棠梨
- 青脚莲
- 桃枝
- 玉簪花
- 短柱梅花草
- 枇杷叶露
- 刺竹叶
- 午香草
- 大树跌打
- 心叶兔耳风
- 隔山消
- 扒地蜈蚣
- 砂仁花
- 广玉兰
- 醋林子
- 青蛇藤
- 棱子芹根
- 多穗石柯叶
- 寒水石
- 麝香草
- 万年青根
- 榕树果
- 石彭子
- 铁浆
- 海底柏
- 无花果
- 蒙自木蓝
- 牡荆子
- 徐长卿
- 臭梧桐
- 偷筋草
- 绿珊瑚
- 青蒜
- 黄山药
- 蜀葵子
- 羊七莲
- 白蔻
- 小叶鹅掌柴
- 省雀花
- 中华石楠果
- 鄂报春
- 露兜竻蔃
- 野马蹄草
- 爬藤榕
- 卵叶鳞始蕨
- 驴蹄草
- 毒鱼藤
- 甲香
- 鸡毛菜
- 鸡骨柴
- 鸡骨草
- 鲫鱼胆草
- 鸡冠虫
- 鸡子
- 鸡子白
- 鸡脚参
- 羯布罗香
- 大管
- 鸡挂骨草
- 藕节
- 饺剪藤
- 鸡爪参
- 黄山五叶参
- 鸡骨常山
- 鸡骨香
- 鸡(土从)
- 鸡排骨草
- 鸡翎草
- 鸡蛋参
- 毛蕨根
- 大田基黄
- 乌当归
- 葫芦
- 厚朴
- 景天三七根
- 嫁(虫戚)
- 家兔骨
- 金刚散
- 金橘露
- 景天三七
- 景天花
- 棘刺花
- 棘叶
- 金礞石
- 橘红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