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麸
《*辞典》:小麦麸
拼音注音
Xiǎo Mài Fū
别名
麸皮(《本草蒙筌》)。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小麦"条。
性味
甘,凉。
①《本草拾遗》:"甘,寒,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凉。"
③《医林纂要》:"咸,寒。"
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阳明经。"
功能主治
治虚汗,盗汗,泄利,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
①《本草拾遗》:"和面作饼,止泄利,调中去热,健人。以醋拌蒸热,袋盛,熨腰脚伤折处,止痛散血。"
②《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热疮,汤火疮烂,扑损伤折,瘀血,醋炒贴窨。"
③《纲目》:"醋蒸熨手足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互易至汗出。末服止虚汗。"
用法用量
内服:入散剂。外用:醋炒包熨或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产后虚汗: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以猪肉汁调服二钱。日二服。(《胡氏妇人方》)
②治走气作痛:酽醋拌麸皮,炒热,袋盛熨之。(《生生编》)
③治小便尿血:面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之。(《集玄方》)
④治小儿眉疮:小麦麸炒黑,研末,酒调敷之。(《纲目》)
临床应用
①治疗口腔炎
用小麦麸烧灰2份,冰片1份,混合研细搽患处,每天2~3次。治疗1OO余例,有效率约95%,一般3~5天即愈。
②治疗糖尿病
以6/10的麦麸,4/10的面粉,再加适量的食油、鸡蛋、蔬菜拌和蒸熟代饮食,随病情的好转逐步减少麦麸含量。在整个疗程中不给其他药物及营养物质。据13例中、重型患者观察,3例血糖下降至140毫克%以下,7例降至180毫克%以下,治疗后尿糖从++++.或+++转为阴性者10例,所需时间最短4天,最长为98天,一般在1个月内转为阴性;全身情况皆显着好转,体重增加,因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炎也见消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笑靥花
- 向日葵子
- 小铜锤
- 气桐子
- 清沙草
- 茄子根
- 溪黄草
- 狭头橐吾
- 细叶马料梢
- 细花丁香蓼
- 细轴荛花
- 小芸木
- 仙茅参
- 萱草根
- 小马齿苋
- 夏至草
- 楸木果
- 小一把抓
- 琼枝
- 瞿麦
- 小白棉
- 细穗爵床
- 向日葵壳
- 小雪人参
- 牵牛子
- 新疆藜芦
- 荞麦七
- 小画眉草
- 籼米
- 荨麻
- 小败火草
- 萱藻
- 蘘草
- 心胆草
- 琴唇万带兰
- 新木姜子
- 旋覆花根
- 野枇杷
- 熏衣草
- 小牛力
- 小百部
- 细叶鼠曲草
- 小鬼钗
- 秋唐松草
- 羌活
- 杏枝
- 下山虎
- 旋柄茄
- 三果木皮
- 山竹子
- 仙环小皮伞
- 小豆柴
- 苦苣苔
- 狭果茶藨
- 细叶草乌
- 青香藤
- 肖菝葜
- 小牛肋巴
- 小萹蓄
- 小金樱
- 小青杨
- 清明菜
- 秋子梨
- 旋蒴苣苔
- 杏仁
- 茜草茎
- 线叶蚤缀根
- 绣线菊根
- 球果藤
- 长柄赤车
- 苋根
- 球花紫云英
- 新木橿子
- 苘麻根
- 杏李
- 绣球防风根
- 小赤麻根
- 喜树果
- 小一支箭
- 槭叶止血草
- 心叶百合
- 细叶乌蔹莓
- 萱草嫩苗
- 蘘荷子
- 新疆紫草
- 窃衣
- 箐跌打
- 熊尾草
- 绣球花
- 绣线菊子
- 菥蓂子
- 小酒瓶花
- 狼麻
- 细叶桉叶
- 小米草
- 仙顶梨
- 小连翘
- 楸子
- 小白绵参
- 小粘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