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菜
《中华本草》:清明菜
拼音注音
Qīnɡ Mínɡ Cài
别名
铜钱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淡黄香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flauescen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淡黄香青 多年生草本,高10-22cm。根状茎细长,木质;匐枝细长,有膜质鳞片状叶及顶生的莲座关叶丛。茎直立或斜升,具白色蛛丝状绵毛。功座状叶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5cm,宽0.5-1cm,下部渐狭成长柄,先端尖或稍钝;中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cm,宽0.5-0.8cm,直立或腑附于茎上,先端尖,基部沿茎下延成狭翅,边缘平;上部吉较小,狭披针形,全部叶被灰白以或黄白色蛛丝状绵毛。头状花序6-16个密集成伞房或复伞房状;花序梗长3-5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宽约10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宽约10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贡约10mm;总苞片4-5层,稍开展,外层椭圆形,共同褐色,内层披针形,长达10mm,宽3-4mm,黄白色,有光泽,最内层披针形;花托有遂状短毛;雌析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雌花,中央有3-12个雄花;雄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雄蕊,外层有10-25个雌花;花冠长4.5-5.5mm,冠毛比花冠稍长。瘦果长圆形,长1.5-1.8mm,密生乳头状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700的山坡、草地及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
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主疮癣;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薜荔
- 昆明鸡血藤
- 青棉花藤
- 白饭豆
- 北细辛
- 白藤
- 白藨
- 荞麦七
- 牛抄藤
- 樱额
- 枪花药
- 巴掌草
- 脐带
- 半春莲
- 天麻
- 百足藤
- 光明盐
- 头巾草
- 天青地红
- 头花杜鹃
- 白菖
- 千层楼
- 白背小报春
- 伤寒草
- 白荷花露
- 白鬼笔
- 牛耳草
- 荠宁
- 屈头鸡
- 全蝎
- 蚕豆花
- 七叶一把伞
- 紫玉簪根
- 百部
- 饭团根
- 侧耳
- 白蘑
- 了哥王根
- 大叶白纸扇
- 七爪风
- 大叶风沙藤
- 功劳叶
- 鹤顶兰
- 鸡心七
- 百眼藤
- 金腰
- 白蜡树皮
- 叩头虫
- 白药子
- 球穗花千斤拔
- 八目鳗
- 蚯疽草
- 常春卫矛
- 南蛇簕
- 白头翁
- 地沙
- 扁竹兰
- 桤木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木荷叶
- 赤铜屑
- 冰草白穗
- 七星草
- 白降丹
- 白花九里明
- 白蒿
- 九爪龙
- 土常山
- 大果琉璃草
- 蒺藜苗
- 石参
- 狼油
- 全缘凤尾蕨
- 老鼠竻
- 东莨菪
- 白茅花
- 八角枫根
- 岩石松
- 玉簪
- 绿萼梅
- 七里香
- 土红苓
- 墙草根
- 玉珊瑚根
- 雄鸡口涎
- 百尾笋
- 青藏虎耳草
- 岩豆
- 白鹤菌
- 黑大豆花
- 老鼠耳
- 祁州一枝蒿
- 斑茅花
- 百脉根
- 天冬
- 黄水茄
- 太白丽参
- 水团花
- 四方草
- 巴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