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叶娃儿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卵叶娃儿藤
拼音注音
Luǎn Yè Wá ér Ténɡ
别名
三十六荡、三十六根、双飞蝴蝶、老虎须、落地金瓜、藤细辛
来源
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卵叶娃儿藤Tylophora ovata (Lindl.)Hook ex Steud.,以根或全草入药。华南地区全年可采,长江以南地区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
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止咳定喘,解蛇毒。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咳嗽,哮喘,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鲜根捣烂敷患处。
注意
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备注
(1)全草有毒。服用过量后,[b]中毒症状[/b]为头晕眼花,呕吐,四肢无力,麻木,严重者呼吸困难,心跳由强变弱,最后因心跳停止而死亡。[b]急救方法:[/b]先用高锰酸钾洗胃,注射盐酸去水吗啡,口服硫酸镁,并迅速给予必要救治。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鹿角胶
- 细叶黄杨
- 鸬鹚涎
- 龙舌草
- 鸬鹚骨
- 刚毛香茶菜
- 山里红
- 鹿葱
- 碎骨红
- 鳜鱼胆
- 露兜竻蔃
- 绿豆升麻
- 石耳
- 榆树
- 锈毛旋蒴苣苔
- 姜石
- 鲫鱼脑
- 龙葵
- 肉穗草
- 鸢油
- 莸
- 黄花夹竹桃
- 镰片假毛蕨
- 藤槐
- 咳喘木
- 对叶榕
- 软骨过山龙
- 石楠
- 眼子菜
- 猴头菌
- 柿花
- 毛果小甘菊
- 博落回
- 毛稔
- 角果木子油
- 松毛火绒草
- 岩泽兰
- 黄鼠狼
- 黄鼬
- 锦地罗
- 鳆鱼
- 海桑
- 威灵仙叶
- 南烛子
- 黄羊肉
- 华东瘤足蕨
- 蝼蛄
- 白脂麻
- 岗梅根
- 托盘
- 鲤鱼目
- 小金钱草
- 千金子
- 毛木树叶
- 羊胎
- 小叶买麻藤
- 胆矾
- 剪红纱花
- 蚬肉海棠
- 广西九里香根
- 扇叶阴地蕨
- 火炭母
- 有柄石韦
- 山羊耳
- 白苏子油
- 骡宝
- 野芫荽
- 篦梳剑
- 华东木蓝
- 土圞儿
- 海狸香
- 土连翘
- 梁王茶
- 塔黄
- 黄缅桂果
- 翠雀花
- 鸡腿蘑
- 鸊鷉
- 脐带
- 桔梗
- 无柄卫矛
- 六角英
- 宜昌荚蒾叶
- 地磨薯
- 鸢胆
- 曼陀罗子
- 檵花叶
- 多花野牡丹
- 杏花
- 天仙果
- 鸡血七
- 胆星
- 葛上亭长
- 山麻黄
- 豪猪肉
- 秋葡萄
- 华中瘤足蕨
- 过墙风
- 干檀香
- 齿叶泥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