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丁草根
《中华本草》:毛大丁草根
拼音注音
Máo Dà Dīnɡ Cǎo Gēn
别名
白头翁、白花白头翁、兔耳风根、小一枝箭根
英文名
root and rhizome of Pilose Gerbera
出处
出自《闽东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rera piloselloides Cas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泥沙,晒干。
原形态
毛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粗壮,密被白色绵毛;须根多数,暗褐色。叶基生;有短柄;叶片质软而厚,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4.5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全缘,幼时上面具柔毛,老时脱落,下面密被白色绵毛。花茎直立,单生,高10-40cm,被淡褐色绵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茎顶端,直径约3.5-cm;总苞片2层,条状披针形,外层稍短,背面密被淡褐色绵毛;舌状花白色,雌性,二唇形,外唇伸长,3齿裂,内层细小,2深裂;筒状花两性,花冠稍二唇形。瘦果条状披针形,长约5mm,稍扁,有纵肋和细柔毛,喙在花时极短,成熟时则与瘦果等长;冠毛长约1cm,淡红色,有光泽。花期5-6月。
化学成分
根含毛大丁草酣(piloselloidal),毛大丁草酮(piloselloidone),羟基异毛大丁草酮(hydroxyisopiloselloidone),环毛大丁草酮(cyclopi-loselloidone)和脱氧去氢环毛大丁草酣(desoxldehydrocyclopi-loselloidone)[1]。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理气和血。主痢疾;乳蛾;痄肋;4胞胁痞气;疝气;瘰疬;便血;尿血;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毛大丁草根
拼音注音
Máo Dà Dīnɡ Cǎo Gēn
别名
白头翁(《滇南本草》),白花白头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兔耳风根(《贵阳民间药草》)。
出处
《闽东本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根及根茎。夏秋采挖,去净茎叶泥砂,晒干。
生境分布
产于云南、贵州等地。
形状
干燥的根及根茎,长7~10厘米。根茎圆柱形,长1~3厘米,径约4毫米;上端粗,附有棕色干枯的叶柄基部,及灰白色绵毛;根茎外表深棕色,粗糙皱缩,周围着生多数完整或碎断的须根;质硬,折断面凹凸不平,纤维状,淡黄色,皮部薄,中柱较大,导管部放射状,中央有髓部。须根细长,径约1~1.5毫米,淡黄棕色;质脆,易断,断面皮部白色,木部淡黄色。微具焦气,味苦。
性味
苦,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
②《滇南本草图说》:"苦,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理气和血。治痈肿,乳蛾,痄腮,瘰疬结核,胸胁痞气,疝气,痢疾,衄血,下血。
①《滇南本草》:"攻散瘰疬诸疮毒,治小儿秃疮,止大小肠血,治膀胱偏坠气痛,乳蛾,痄腮红肿。"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温疟,狂症,寒热,症瘕,积聚,气瘿;疗金疮、鼻衄;止毒痢、赤痢,腹痛,齿疼,百节骨痛;一切风气邪热,暖腰膝;明目退翳;解杨梅毒疮,解汞毒入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小儿肺胃大热,乳蛾痄腮红肿疼痛,发热头痛:小一枝箭(根)二钱,连翘二钱,赤芍一钱。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②治久咳、百日咳:兔耳风根二钱,煨肉吃;叶子泡开水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胸胁痞气:毛大丁草根,研末,面糊为丸。每服五至七分,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产后瘀血腹痛:毛大丁草根五钱,红酒四两。炖服。(《闽东本草》)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岩指甲花
- 水龙胆草
- 青骨藤
- 琼枝
- 红天葵
- 青稞
- 蜢臂兰
- 鸭舌头
- 雀梅藤根
- 庵 (艹闾)
- 黄花地丁
- 高山柏
- 青胡桃果
- 刺天茄
- 杨翠木
- 瓦松
- 葱叶
- 砗磲肉
- 栗荴
- 黄杨叶
- 狗牙根
- 雷五加
- 枸橘刺
- 天鹅毛
- 白线薯
- 血余
- 峨屏草
- 路边姜
- 大黄
- 铜罗汉
- 显脉罗伞
- 杨梅根
- 将军树
- 双肾草
- 芹花
- 腊梅花
- 仙人球
- 瓶耳小草
- 枇杷叶
- 野草香
- 麻油
- 荷蒂
- 柠檬桉
- 水红木根
- 虾蟆
- 木豆叶
- 红半边莲
- 合萌根
- 石长生
- 鹳骨
- 丁公藤
- 金背枇杷
- 蟒蛇草
- 柃木
- 红帽顶
- 小红藤
- 柔软石韦
- 白云瓜梗
- 假芫茜
- 剪秋罗
- 九牯牛
- 九香虫
- 黄花母根
- 九龙吐珠
- 黄瘤孢
- 假地豆
- 三加花
- 叫姑姑
- 九里根
- 剑花
- 黑大豆花
- 九龙根
- 九牛薯
- 九牛造茎叶
- 姜炭
- 黄花补血草
- 姜叶
- 九头青
- 三七草
- 九子连环草
- 黄脚鸡
- 吉林乌头
- 九龙藤叶
- 人头七
- 三七花
- 假友水龙骨
- 黄花铁线莲
- 胡桃油
- 红走马胎
- 胡麻花
- 荷包牡丹根
- 山楂核
- 红苕母子
- 四川苦丁茶
- 井边茜
- 三叶排草
- 山油柑果实
- 四季青
- 山棯根
- 山稗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