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柏
《中华本草》:小地柏
拼音注音
Xiǎo Dì Bǎi
别名
六角草、宽叶卷柏、接筋藤、补地云、石打穿、铺地蜈蚣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伏地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S.shensiensis Chris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茎纤细,匍匐蔓生,处处生根,植株呈苔藓状群落。叶二型,互生,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排列稀疏;侧叶斜卵形,长2-3mm,宽0.8-1mm,先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有细齿;中叶与侧叶相似而较狭,长1.5-2mm,宽0.5-0.7mm。生孢子的小枝直立,高4-10cm,孢子囊生在枝上部叶腋,不形成特化的孢子囊穗;孢子囊卵圆形,大孢子囊位于下部,小孢子囊位于上部。孢子二型。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湿地或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含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止血;清热解毒。主咳嗽气喘;吐血;痔血;外伤出血;淋证;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地柏
别名
伏地卷柏
来源
蕨类卷柏科小地柏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以南(两广除外)各省、山东、陕西、河南及西南各省区。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主治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
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凤尾草
- 小叶凤凰尾巴草
- 小叶枇杷
- 小叶蛇总管
- 小毛香
- 小叶莲
- 小叶昏鸡头
- 云母
- 小叶薄荷
- 小松藻
- 小叶眼树莲
- 小叶罗汉松
- 小叶桑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小叶金老梅
- 小口小金发藓
- 小叶山鸡尾巴草
- 小毒芋
- 小果蔷薇
- 小叶爱楠
- 小叶杜鹃
- 小叶杨
- 渐尖毛蕨
- 打箭菊
- 小婆婆纳
- 鬼灯笼根
- 小毛蓼
- 小叶三点金
- 小叶地不容
- 小叶桑根
- 小洋紫苏
- 小叶野决明
- 小巢菜
- 小木通
- 小叶爬岩香
- 小槐花
- 小南木香
- 小岩白菜
- 小叶密花远志
- 大叶排草
- 旱莲花
- 红酸杆
- 红川乌
- 山漆树
- 海盘车
- 漏斗瓶蕨
- 壁虎
- 酸不溜
- 白苣
- 太白小紫菀
- 凉薯
- 石花菜
- 火秧竻叶
- 宜昌荚蒾叶
- 海蚯蚓
- 黄精
- 酸梅簕
- 七叶一枝花
- 狗牙根
- 八月炸
- 土箭芪
- 秧鸡
- 黑络丸菌
- 湖北麦冬
- 山牛毛毡
- 山野豌豆
- 野马追
- 羊角草
- 天山雪莲花
- 黄珠子草
- 斑鸠占叶
- 凤眼果壳
- 扁豆衣
- 大发表
- 水栀叶
- 丁香蓼
- 小三棵针
- 木麻黄种子
- 青蛇藤
- 菊芋
- 鹌鹑蛋
- 铜锣七
- 桃枝
- 知母
- 蜘蛛草
- 湖北海棠
- 细叶卷柏
- 疏叶香根芹
- 子楝树根
- 大过路黄
- 江南地不容
- 桃树根、茎、树皮
- 水松球果
- 狸骨
- 胡桃树皮
- 鹅
- 堇宝莲叶
- 地红子根
- 豆列当
- 虎头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