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圆石韦
《中华本草》:矩圆石韦
拼音注音
Jǔ Yuán Shí Wéi
别名
长圆石韦、毛石韦
英文名
Martin Pyrrosia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a martinii (Christ)Ching[Niphobolus martinii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10-30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披针形鳞片,边缘有睫毛。叶远生,质地较薄,上面绿色,偶有星状毛,并有小凹点,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营养叶和孢子叶同型或略短而阔;叶柄基部均有关节;叶片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8-12cm,宽2-5cm,先端圆钝头,基部矩楔形。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列紧密而整齐,初为星状毛包被,成熟时露出;无囊群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000-18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广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略扁,密被鳞片,多卷曲,展开后呈披针形,边缘有睫毛。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型或略短阔,叶片矩圆形至卵状矩圆形,先端较钝,基部楔型,上表面绿色,有小凹点,下表面密覆灰棕色星状毛,质地较薄;孢子囊群在侧脉间紧密而整齐地排列,有的包被在星状毛内,成熟的多露出。叶柄柱形,基部有关节,长5-10cm。气微,味微苦。
性味
微苦;凉
归经
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肺热;利尿;止血。主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血尿;肾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慢性气管炎、尿道炎、尿道结石、血尿、肾炎、跌打损伤。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锦灯笼
- 工布乌头
- 接骨草
- 鹿筋
- 庐山石韦
- 石栗
- 丝瓜子
- 海金沙
- 蚂蚁花根
- 醋林子
- 旱芹
- 楸子
- 牛耳枫枝叶
- 水藁本
- 苦夭
- 花酸苔
- 檀香油
- 棘针
- 偏瓣花根
- 慈姑叶
- 黎豆
- 黄荆叶
- 黄裙竹荪
- 拐枣七
- 牡荆
- 海桑
- 小金狗
- 木薯
- 土马鬃
- 绵萆薢
- 山槟榔
- 麻柳树根
- 东北桤木
- 蟋蟀
- 牛筋草
- 山柳
- 龙血树
- 螳螂跌打
- 水枇杷
- 草乌叶
- 刺果藤仲
- 牛金子
- 莲须
- 野大豆藤
- 椿树花
- 三品一枝花
- 苹果皮
- 獾油
- 过岗龙
- 煨姜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大块瓦
- 猴高铁
- 狐狸尾
- 木槿根
- 漆树根
- 朝天罐
- 铁扇子
- 莲子心
- 苍白秤钩风
- 桑螵蛸
- 刷把草
- 骆驼黄
- 石青菜
- 蝎子七
- 蛇王藤
- 擘蓝
- 碎米柴
- 尖叶铁扫帚
- 合掌消
- 风箱树
- 山刺柏
- 奶浆参
- 大将军
- 树腰子
- 金钱白花蛇
- 豺肉
- 粗糠柴
- 麦撇花藤
- 香榧草
- 狗核树
- 辣蓼草
- 柃木
- 酸果藤
- 铁线草
- 胡莲
- 蒲桃壳
- 西南毛莨
- 飞机草
- 管南香
- 帽兰
- 苦草
- 鲤鱼胆
- 苦荞头
- 野烟叶
- 小黑药
- 地筋
- 茯苓皮
- 岩檀香
- 阔齿兔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