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种子
《中华本草》:木麻黄种子
拼音注音
Mù Má Huánɡ Zhǒnɡ Zi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至近干,脱下种子,充分干燥。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10-30m,胸径约70m。幼树的树皮为赭红色,较薄,皮孔密集;老树的树皮粗糙,深褐色,不规则纵裂,内皮深红色。枝红褐色,有密集的节,下垂。叶鳞片状,淡褐色,常7枚紧贴轮生。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穗状,几无总花梗 ;雄花花被片2,早落;有1枚雄蕊和4个苞片;雌花序为球形或头状,顶生于短的侧枝上,较雄花序短而宽;雌花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腋生,无花被;雌蕊由2枚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初为2室,因后位退化而成为单室,花柱短,有2条通常为红色的线形柱头,球果,直径1-1.2cm,有短梗,木质的宿存小苞片背面有微柔毛,内有一薄翅小坚果;种子单生,种皮膜质。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北部及太平洋岛屿近海沙滩和沙丘上。资源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沿海地区有栽培。
性味
味微涩;性温
功能主治
涩肠止泻。主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蒟
- 钓鱼竿
- 鹅喉管
- 须叶藤
- 入地蜈蚣
- 小白蒿
- 栗子
- 兰石草
- 圆柏叶
- 向日葵叶
- 杏叶
- 钉耙七
- 东莨菪
- 云南希草
- 地钱
- 鹿胆
- 细叶马料梢
- 崇澍蕨
- 黄藤
- 臭梧桐子
- 火头根
- 三色堇
- 罗盖叶
- 山柑算盘子
- 蟛蜞
- 藤杜仲
- 水丁香
- 山大颜
- 心叶兔耳风
- 香茅根
- 点地梅
- 草蛛
- 九龙盘
- 甜瓜子
- 牛角瓜
- 樟
- 芋梗
- 贵州獐牙菜
- 竹黄
- 茶膏
- 川莓
- 紫荆木
- 豆瓣绿
- 狼萁草
- 干檀香
- 红花苗
- 芒花
- 马蹄荷根
- 四叶萝芙木
- 小人参
- 娃儿藤
- 牛嗓管树根
- 蒲公英
- 翅卫矛
- 腺毛金星蕨
- 麦饭石
- 榆拟层孔菌
- 黄山鳞毛蕨根
- 龙棕
- 福建胡颓子叶
- 黄水枝
- 石龙胆
- 泥胡菜
- 蓝花石参
- 石笔海胆
- 小狮子
- 卷心菜
- 草泽泻
- 凤凰木
- 麦刺藤叶
- 苦天茄叶
- 菥蓂
- 地浆
- 毛桐
- 兔子毛
- 山丹
- 长毛风毛菊
- 丝瓜皮
- 橄榄根
- 斑竹根
- 华金腰子
- 大高良姜
- 阔齿兔唇花
- 棣棠花
- 金橘根
- 地蜂子
- 蜈蚣藻
- 油渣果
- 金盏草
- 甘肃棘豆
- 扇叶阴地蕨
- 赤小豆花
- 光头稗子
- 秦艽
- 柏树油
- 钩石斛
- 粟奴
- 肉根还阳参
- 旋复花
- 南方露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