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见血飞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见血飞
别名
见血飞、见血愁、大舒筋活血、辣药
来源
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五叶铁线莲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温中理气,散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扭挫伤,胃痛,痛经,偏头痛,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鱼骨鲠喉。
用法用量
3~5钱。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柳叶见血飞
拼音注音
Liǔ Yè Jiàn Xuè Fēi
别名
见血飞、血见愁、大伸筋、辣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五叶铁线莲的全株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采收和储藏:秋、科季采集,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
王叶铁线莲,本质藤本。茎和枝有条纹,小枝有短柔毛,后脱落变无毛。叶对生,一回羽状复叶,有长柄;小叶5,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卵形或卵形,长4-9cm,宽1-3.5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圆或为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下面稍有柔毛。聚伞花序或总状、圆锥状聚伞花序,腑生或顶生,有花3-10余朵;花序梗和花梗疏生短柔毛;花两性;萼片4,开展,近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2cm,白色,外面被短柔志,边缘密被绒毛,内面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花丝比花药长4-5倍;心皮多数,被短柔毛,花柱被绢状毛。瘦果卵形或椭圆形,扁,长约5mm,有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6c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地山坡、路旁灌林丛中水沟边。资源分布:分布湖北醅、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形状
性状鉴别,根细长圆柱开,直径约1mm,数条簇生在不规则根茎上。茎藤缠绕或成段,表面绿褐色或顶枯绿色,具纵棱。叶对生,羽状复叶,具长柄;小叶5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枯绿色;小叶柄常扭曲;抽地薄脆,易破碎。有时可见花序。气微,味微辛苦。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温痹痛;肢体麻木,虚寒胃痛;腹痛吐泻;妇女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偏头痛;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泡酒。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乱角莲
- 大黑药
- 莨菪叶
- 骨把
- 木鳖子根
- 落地生根
- 山橘
- 白矾
- 鹿耳翎根
- 貒膏
- 白千层油
- 榔榆茎
- 榧根皮
- 一叶萩
- 小伸筋草
- 鸭胆
- 金顶蘑
- 隔山消
- 米碎木皮
- 大驳骨丹
- 美丽风毛菊
- 江南桤木
- 矩镰荚苜蓿
- 梧桐
- 山藤藤果
- 金钱苦叶草
- 淡竹叶
- 上天梯
- 南烛根
- 秋海棠
- 大横纹
- 烧伤藤
- 辣根菜
- 粉团花
- 蚺蛇胆
- 午时茶
- 姜味草
- 老虎俐根皮
- 银老梅
- 驴蹄
- 蝎子七
- 玉米轴
- 一味药根
- 冬瓜
- 春花木
- 飞天蠄蟧
- 野黄麻
- 檵花叶
- 赤扬
- 胖儿草
- 芜菁
- 草原老鹳草
- 小寸金黄
- 圆锥花南蛇藤根
- 荜茇根
- 水松球果
- 野扁豆
- 泡花树
- 青麸杨根
- 大管
- 勒管草
- 宜昌荚蒾叶
- 枫香树根
- 菊苣根
- 秋葡萄茎
- 茄根
- 天韭
- 烟草
- 猩猩木
- 芸香
- 桔梗
- 灰树花
- 牯岭凤仙花
- 衣鱼
- 柠条籽
- 红川乌
- 倒爪草
- 宽卵叶山蚂蝗
- 女金丹
- 灰锤
- 猪肤
- 小接骨丹
- 重唇鱼
- 三叶海棠
- 小叶山鸡尾巴草
- 赤雹
- 黄颡鱼颊骨
- 独龙
- 长果山橙
- 水飞蓟
- 酸枣树皮
- 野京豆
- 大马蓼
- 榕树果
- 日中花
- 蒲州豉
- 大叶钩藤根
- 水龙骨
- 白升麻
- 紫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