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
《*辞典》:牡荆
拼音注音
Mǔ Jīnɡ
别名
黄荆、小荆、楚
性味
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
3、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4、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1、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2、小便尿血。治方同上。
3、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
荆沥:
1、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
2、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
3、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4、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5、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
6、疮癣。用荆沥涂搽。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魔芋
- 曼陀罗根
- 全叶青兰
- 金丝藤
- 蒙古山萝卜
- 毛水苏
- 刺苋菜
- 蜜蜂房
- 毛枝崖爬藤
- 石蜐
- 木本胡枝子皮
- 毛脉南蛇藤
- 虫笋
- 柑核
- 汉中防己
- 光叶闭鞘姜
- 芦竹笋
- 毛叶黄杞
- 榆叶
- 毛茎马兰
- 乌头附子尖
- 藏菌陈
- 赤瓟根
- 蘘荷子
- 毛叶木通
- 八角茴香
- 蔓生百部
- 大百解薯
- 鹤顶兰
- 花酸苔
- 细叶桉
- 南烛叶
- 大尾摇
- 白鱼
- 旋覆花根
- 豉虫
- 托腰散
- 膜缘木香
- 齿缘草
- 弹裂碎米荠
- 铁粉
- 棉花藤
- 圆叶茅膏菜
- 红帽顶
- 菰根
- 小扁豆根
- 菝葜
- 滇列当
- 睡菜
- 铁骨银参
- 野兔毛
- 金匙叶草
- 继木[檵木]
- 何首乌叶
- 糯稻根须
- 刻裂紫堇
- 凉伞盖珍珠
- 鸭脚木根
- 黄水藨叶
- 柞蚕蛹
- 脓见愁
- 毛桐
- 米饭花
- 海石鳖
- 南天仙子
- 牛黄
- 野西瓜苗
- 野巴子
- 展枝唐松草
- 尖槐藤
- 阳桃叶
- 水折耳
- 小叶野决明
- 血人参
- 向日葵
- 野豌豆
- 野猪皮
- 焦栀子
- 野灯草
- 狗牙花
- 野毛金莲
- 毛发唐松草
- 西藏桃叶珊瑚果
- 猴楠
- 粗糠柴
- 满江红
- 矮柳穿鱼
- 软枣子
- 独行千里
- 飞龙掌血
- 重楼
- 柠檬桉
- 红楠
- 岩枇杷
- 柏子仁
- 蟾舌
- 小倒钩藤
- 臭矢菜
- 桃金娘
- 虾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