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叶水芹
《中华本草》:卵叶水芹
拼音注音
Luǎn Yè Shuǐ Qín
别名
水芹、水川芎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卵叶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卵叶水芹 多年生粗壮草本,高50-70cm。茎下部匍匐,上部直立,分枝,有棱,被柔毛。叶片轮廓广三角形或卵形,长7-15cm,宽8-12cm,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末回裂片鞭状卵形或长圆形,长3-5cm,宽1.5-2cm,先端长渐尖,边缘有尖锯齿,两面无毛。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16-20cm;无总苞;伞辐10-24,直立或开展;小总苞片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双悬果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4mm,宽约2mm,侧棱隆起,木栓质,分生果横剖面半圆形,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4000m的山谷、林下、水沟旁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成团。茎多分枝,有柔毛。叶多皱缩,完整叶呈卵形至矩圆形,长3-15cm,宽5-12cm,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小叶鞭状卵形或长圆卵形,长4-5cm,宽1.5-2cm,先端渐尖或尾尖,边缘有尖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5-14cm,气香,味淡。
功能主治
补气益血;止血;利尿。主气虚血亏;头目眩晕;水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三叶豆
- 巴掌草
- 金银忍冬
- 雪上一支蒿
- 香槐
- 锦香草叶
- 青荚叶茎髓
- 见血封喉
- 翅果唐松草
- 亮叶冬青
- 槐胶
- 倒爪草
- 小接骨丹
- 小药木
- 鲫鱼脑
- 芹花
- 老白花树皮
- 红川乌
- 葵花大蓟
- 广西莲座蕨
- 罗汉松实
- 黄花稔
- 蝇虎
- 蚕蛹
- 倒赤伞
- 树头菜根
- 矮叶书带蕨
- 过墙风
- 血苋
- 小牛力
- 黑大艽
- 黄荆根
- 紫花芥子
- 两指剑
- 大叶香薷
- 直立百部
- 锈毛旋蒴苣苔
- 香木菌桂
- 石腊竹
- 浮石
- 竹叶防风
- 水百合
- 贝母兰
- 九节菖蒲
- 蒙古马兰
- 酸枣树皮
- 裂叶堇菜
- 麻妹条叶
- 老虎俐
- 峨眉石凤丹
- 鹰骨
- 大蒜
- 一枝黄花
- 苦参
- 矮茎冷水花
- 亮叶桦皮
- 狗牙根
- 麋骨
- 翡翠
- 驱风通
- 拳参
- 旱芹
- 阳桃
- 百灵草
- 麋角
- 豌豆
- 紫竹根
- 葫芦七
- 鲩鱼
- 鳝鱼
- 麻鱼骨
- 石鳖
- 虎睛
- 西瓜黑霜
- 檰芽
- 蘽根
- 麻楝
- 牛至
- 柳叶
- 小杉藻
- 破布叶
- 蛇莓
- 牛肝
- 麝肉
- 广石豆兰
- 牛齿
- 鲇鱼
- 毛茄
- 猴枣
- 婆婆纳
- 红管药
- 竹蠹虫蛀末
- 鹅腿骨
- 海决明
- 红花寄生
- 水榆
- 蟛蜞
- 黄花倒水莲
- 水苋菜
- 蜡瓣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