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薯
《全国中草药汇编》:凉薯
别名
葛薯、地瓜、凉瓜、地萝卜、沙葛、豆薯
来源
豆科凉薯Pachyrrhizus erosu(L.) Urban,以块根,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以南各省。
化学成分
含有豆薯皂甙元(Pachy sapogenin)、A(C[XB]30[/XB]H[XB]38[/XB]O[XB]6[/XB])、B(C[XB]23[/XB]H[XB]18[/XB]O[XB]7[/XB])、豆薯黄酮(pachyrrhizone,C[XB]20[/XB]H[XB]14[/XB]O[XB]7[/XB])。
[b]种子[/b]含有凉薯素(erosnin,C[XB]18[/XB]H[XB]8[/XB]O[XB]6[/XB])、鱼藤酮(rotenone,C[XB]23[/XB]H[XB]22[/XB]O[XB]6[/XB])、凉薯酮(erosone)、豆薯素(pachyrrhizin)、异毛鱼藤酮(iso-elliptone)。
性味
块根:甘,微凉。
功能主治
块根:止渴,解酒毒。
慢性酒精中毒:鲜块根拌白糖吃。
酒醉口渴:鲜块根半斤嚼吃。
种子有毒,可作杀虫剂,对防治烟、甘蔗、棉蚜虫有效。外用治疥疮。
用法用量
块根鲜品4~8两,种子适量用醋煮,取汁外搽。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廊茵
- 灵香蒿
- 柳叶斑鸠菊
- 榔榆茎叶
- 廉姜
- 兰花根
- 柳杉叶
- 六叶龙胆
- 卵叶水芹
- 栗毛球
- 李树胶
- 栗叶
- 犁头尖
- 冷饭果叶
- 林檎根
- 南川升麻
- 柳叶鬼针草
- 两指剑
- 六月青
- 冷水丹叶
- 冷杉果
- 柳絮
- 椋子木
- 狸骨
- 卤碱
- 刺玫果
- 两面青
- 白千层皮
- 丽萼熊巴掌
- 楼梯草根
- 栗
- 卵叶橐吾
- 庐山瓦韦
- 律草
- 凌霄花
- 六道木
- 两面刺
- 卵叶蜘蛛抱蛋
- 两色乌头
- 凉三七
- 亮叶冬青根
- 冷蕨子草
- 跳皮树
- 岭南花椒根
- 南五味子
- 漏斗瓶蕨
- 勒马回
- 亮叶桦根
- 狸尾草
- 画眉草
- 南亚新木姜
- 大箭
- 柳叶绣球菊
- 丽春花果实
- 南木香
- 柳叶菜花
- 六月合
- 两色瓦韦
- 黑乳菇
- 栗花
- 澜江百合
- 两栖蓼
- 两面针
- 吕宋楸毛
- 两头尖
- 亮叶茉莉
- 六月雪
- 凉粉草
- 炉甘果
- 凉山虫草
- 漏芦
- 南天竹梗
- 榄李树汁
- 了哥王根
- 狸肉
- 亮叶冬青
- 卵叶鳞始蕨
- 灵猫骨
- 六大天王
- 夹蛇龟
- 栗壳
- 南天仙子
- 南板蓝叶
- 芍药花
- 岭南铁角蕨
- 烂泥蒿
- 灵猫香
- 兰竹参
- 梨叶
- 漏篮子
- 吕宋果
- 梁王茶
- 柳叶卫矛
- 林背子
- 楝花
- 栾犀
- 乱角莲
- 柳花
- 榄仁树皮
- 榔榆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