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鼠粪
《*辞典》:牡鼠粪
拼音注音
Mǔ Shǔ Fèn
别名
鼠矢(《本草经集注》),两头尖(陶弘景),雄鼠粪(《日华子本草》),豭鼠粪(《类证活人书》)。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鼠科动物雄性褐家鼠等的干燥粪便。
性味
苦咸,寒。
①《别录》:"微寒,无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③《本草经疏》:"苦咸。"
归经
入肝、肾、大肠经。
①《纲目》:"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厥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肺、胃、大肠三经。"
④《本草再新》:"入肾经。"
功能主治
导浊行滞,清热通瘀。治伤寒劳复发热,疝瘕,腹痛,淋浊,经闭,疳积,乳痈,鼠瘘,疔肿。
①《别录》:"主小儿痫疾(一作’疳疾’)大腹,时行劳复。"
②《日华子本草》:"明目。"
③《纲目》:"治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通女子月经,下死胎;研末服治吹奶乳痈,涂鼠瘘疮;烧存性敷疔肿诸疮、猫犬伤。"
④《本草述》:"疗中风积聚及疠风。"
⑤《本草再新》:"治痨伤发热,暖肠温中,治阴蚀,阳蚀。"
⑥《重庆堂随笔》:"通淋浊,已疳胀,消疝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外用:烧研调涂。
复方
①治伤寒劳复:鼠屎(两头尖者)二七枚,据子二七枚(擘),豉五合。上三味,以浆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外台秘要方》鼠屎汤)
②治伤寒病后,男子阴易:韭根一大把,豭鼠粪十四枚。上二味以水二升,煎取半升,去滓再煎,三沸,温温尽服,必有粘汗出为效,未汗再作服。亦治诸劳复。(《类证活人书》豭鼠粪汤)
③治室女月水不通:用鼠屎一两,烧灰,研,空心温酒调下半钱。(《千金方》)
④治乳痈:大黄、鼠屎(湿者)、黄连各-分。为末,以黍米粥清和,敷乳四边。无黍米,用粳米并得。(《补缺肘后方》)
⑤治妇人乳痈初起:红枣七枚(去核),鼠屎七粒,入红枣肉火煅存性。为细末,入麝香少许,温酒调服。(《良朋汇集》)
⑥治鼠瘘:以新鼠屎一百粒,收密器中五、六十日,杵碎,即敷疮孔。(《千金方》)
⑦治疔肿:鼠屎、乱发等分烧作灰,针疮头纳药。(《普济方》)
⑧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疼痛叫唤不得,瘀血着在肉:以鼠屎烧末,以猪脂和敷痛上,急裹。(《梅师集验方》)
⑨治小儿白秃:鼠屎瓦煅存性,同轻粉、麻油涂之。(《百一选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猪黄
- 红花雪莲花
- 琼越线蕨
- 蟅虫
- 狭叶鸦葱
- 鹰眼睛
- 丝瓜蒂
- 驴耳朵草
- 乌桕叶
- 狸肉
- 高山大黄
- 狼喉靥
- 香加皮
- 刺海松
- 水黄花
- 菟丝草
- 榧花
- 绿萼梅
- 长尾复叶耳蕨
- 龙眼根
- 牛白藤
- 邪蒿
- 黄花夹竹桃叶
- 大伸筋
- 禹粮土
- 四照花皮
- 鸬鹚涎
- 粗黄草
- 马鬃
- 三叶枫
- 刺蓼
- 多蒴曲尾藓
- 山蚂蝗
- 鲈鲤
- 堇宝莲叶
- 肉爬皂
- 姜皮
- 地涌金莲
- 驴打滚儿草
- 羊哀
- 儿茶
- 黄泡果
- 茯神木
- 李根
- 大避债蛾
- 大泡通叶
- 青鱼枕
- 刺南蛇藤
- 海茄子
- 叶下红
- 山羊血
- 猪殃殃
- 野席草
- 黄羊角
- 栾樨
- 胡葱子
- 功劳叶
- 柞木叶
- 豆根木蓝
- 金挖耳
- 水翁根
- 镰叶马蔺根
- 九龙盘
- 雀舌草
- 臭藤子
- 冰糖
- 堵喇
- 獐髓
- 膀胱七
- 全蝎
- 藏鮡骨
- 刷把草根
- 蚂蚁花根
- 水榆
- 金钱橘饼
- 小万年草
- 芒萁
- 瓜蒌子
- 红背酸藤
- 金背枇杷花
- 糖橘红
- 野木鱼
- 大果琉璃草
- 披散糖荠
- 鮸鱼
- 草玉梅
- 锈毛旋蒴苣苔
- 三十六荡
- 辣椒叶
- 苍条鱼鳖
- 牛金子
- 粗叶木叶
- 苦良姜
- 滇池海棠
- 硇砂
- 美丽鳞毛蕨
- 小构树汁
- 歪头菜
- 可爱花
- 杜鹃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