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豆
拼音注音
Yán Dòu
来源
豆科千斤拔属植物水边千斤拔Moghania fluminalis (Clarke ex prain)Li [Flemingia fluminalis Clarke ex Prain],以根、茎和叶入药。根、茎四季可采,夏季采叶,晒干。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行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阑尾炎,白带。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岩豆
拼音注音
Yán Dòu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豆种植物水边千斤拔的根、茎和叶。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
小灌木,高达50厘米。幼枝密被褐色毛。单叶互生;叶片狭矩圆形,长4~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边全缘,下面密生黑色脓点;叶柄密被毛;托叶早落。聚伞花序小,每1聚伞花序隐藏于大苞片内;贝状苞片2列,顶端微块,两面被毛,紫色;萼片卵形,在最下面的一片与其他4片几等长。荚果,矩圆状椭圆形,褐色,密被毛。花期4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于沟边潮湿处、江边沙滩上。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性温,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
行血,除湿。治风湿关节痛,体虚白带,慢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腐巴
- 甘露子
- 蜈蚣七
- 大草乌
- 芍药花
- 红轮千里光
- 葫芦巴
- 蛇附子
- 兰花参
- 大叶钓樟
- 糯稻根
- 紫萁贯众
- 鸡脑
- 绣球防风
- 蒺藜苗
- 蛇眼草
- 胡麻花
- 水栀
- 大理菊
- 鹤骨
- 飞蛾藤
- 粘毛黄花菍
- 鸡公柴果
- 大绿藤
- 黑及草
- 乌棒子
- 水慈姑
- 拟缺香茶菜
- 臭蒿
- 文冠果
- 甘遂
- 拦路虎
- 杏仁
- 蜂房
- 桂花枝
- 黑蚂蚁
- 清沙草
- 羊胎
- 石头菜
- 柴厚朴
- 壮筋草
- 山芙蓉
- 丽春花果实
- 泡桐
- 南酸枣
- 吐铁
- 龙须参
- 蓝实
- 石榴花
- 水芦荻根
- 蒺藜花
- 玄精石
- 海星
- 蝗虫
- 坠桃草
- 荚果蕨贯众
- 荠宁
- 贯众
- 大叶凤仙花
- 飞蛾树
- 土玉桂
- 岩泽兰
- 葛谷
- 棕榈根
- 蛇藤
- 水冬瓜花
- 小棕皮头
- 草灵仙
- 荫风轮
- 荆三棱
- 毛葡萄根皮
- 石楠
- 水牛角浓缩粉
- 土一枝蒿
- 银边吊兰
- 黄背草
- 大伸筋
- 酸模叶橐吾
- 蓝叶棵
- 岩白菜素
- 大叶蛇泡簕
- 山乌桕根
- 桃树胶
- 地皮风
- 野猪脂
- 饭团根
- 雅红隆
- 干旱毛蕨
- 鹰不泊薳
- 鸦椿卫矛
- 朝鲜崖柏
- 返顾马先蒿
- 角花翠雀
- 山沉香
- 天生草
- 香油罐
- 杭州荠薴
- 十大功劳根
- 风毛菊
- 桃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