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若藜
《中华本草》:优若藜
拼音注音
Yōu Ruò Lí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驼绒藜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toides latens(J.F.Gmel.)RevealetHolmgen[Eurotia ceratoides(L.)C.A.Mey.;Axyris cera-toidesL.]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花序,晾干备用。
原形态
灌木,高0.3-1m。多分枝,集中于下部,有星状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线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2cm,宽2-5mm,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或楔形,全缘,两面均有星状毛,1脉。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数个成簇,在枝端集成穗状花序,长达4cm,雌花腋生,无花被;苞片2,密生星状毛,合生成管,两侧压扁,呈椭圆形,其上部有2个角状裂片,裂片长为管长的1/3,叉开,果期管外两侧各有2束等长的长毛。胞果椭圆形或倒卵形,直立,被毛。种子和胞果同形,侧扁,直立;胚马蹄形。花、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干旱或荒漠地区。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产于西北。
形状
性状鉴别 花序黄白色,上部为排列紧密的雄花序,数花成簇,在枝端集成穗状花序。雌花位于下部,1-2朵腋生于叶腋,由2小苞片合生成雌花管,上部有2个角状裂片,叉开。于果期时管外两侧各有2束等长的长毛。胞果椭圆,形或倒卵形。种子侧扁。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白色。①多细胞非腺毛,顶面观呈双层的五角星状分枝,毛基部成爪形。②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23.5-58.8μm。③花粉粒圆形,可见到清晰的孔。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粒圆形,边缘略带波状,直径18.5-21.9μm;表面有孔28-40个,孔径1.59-2.39μm,孔间距离3.10-4.99μm,孔径与孔间距离之比为l:2-2:5。孔边缘整齐,界线清晰;孔具膜,膜上长16-23个小刺,分布集中于中心部位,在孔膜的边缘留下一圈空白区。花粉外壁上小刺密集。
性味
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主气管炎;肺结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降丹
- 香叶天竹葵
- 西南水芹
- 圆柏叶
- 圆叶锦葵
- 叶上珠根
- 圆叶乌桕
- 圆叶碱毛茛
- 云香草
- 亚麻
- 元元草
- 叶下珠
- 宜昌荚蒾
- 岩节连
- 岩豆根
- 蛇见怕
- 圆果冷清草
- 亚黑管菌
- 元宝槭
- 叶上果根
- 叶上花
- 咬人狗
- 夜明砂
- 宜昌楼梯草
- 宜梧叶
- 岩丸子
- 岩扫把
- 岩枣树
- 岩谷伞
- 圆果罗伞
- 蒿枝七
- 岩梭花
- 岩豆
- 夜合花
- 岩筋菜
- 岩菖蒲
- 岩蒿
- 圆瓣冷水花
- 叶天天花
- 宜昌荚蒾叶
- 岩七
- 岩乌头
- 岩兰花根
- 岩豆藤花
- 亚麻子
- 厓花子
- 友水龙骨
- 岩冬菜
- 岩指甲花
- 岩松鼠骨
- 岩椒
- 岩胡椒
- 圆节山蚂蝗
- 叶底红
- 三升米
- 夜香牛
- 岩凤尾蕨
- 岩茴香
- 兖州卷柏
- 余甘子
- 岩白菜素
- 八角香
- 茜草藤
- 银边翠
- 云防风
- 羊脑
- 白鱼
- 云南铁角蕨
- 岩笋
- 元宝草
- 皮哨子
- 岩白菜
- 岩石松
- 岩松
- 夜来香
- 岩参
- 三叶茶
- 红鬼笔
- 圆叶娃儿藤
- 亚婆潮
- 叶下红
- 云雾七
- 水金凤
- 檀香油
- 岩山枝
- 伊贝母
- 亚罗椿
- 圆萼刺参
- 聚花风铃草
- 黄精叶钩吻
- 圆锥花南蛇藤根
- 吴萸叶五加
- 细枝柃
- 菱叶
- 榅桲皮
- 樱桃水
- 异野芝麻
- 栘枍
- 椰子皮
- 榅桲